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2023-08-17 09:36:58)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首先,现代化过程会冲击传统文化的物质基础。任何文化都是在特定物质生活基础上形成的。一旦物质基础现代化了,传统文化也必然会随之改变。例如封建社会的物质基础被资本主义物质基础取代了,封建社会的文化也会随之被资本主义文化所取代,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被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取代后,资本主义文化也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文化所代替。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是在封建社会物质基础、其中也包括近代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物质基础上形成的,因而随着这些旧的物质基础被取代,中华传统文化在整体上也必将面临被彻底改造的命运。如果说,有的传统文化形态还能遗传下来,则根本原因则在于旧的物质生活要素还仍然存在的产物。
其次,现代化会冲击传统文化的内容。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为旧的物质生活基础服务的,旧的物质基础被现代物质基础取代后,传统文化的内容也必将随之更新,这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例如现代戏剧的内容大多是表现现代的人和事了,现代哲学理论也主要以揭示现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为内容。如果传统文化脱离现代内容,它就会丧失生命力而归于消亡。
再次,现代化会冲击传统文化形式。传统文化形式也是在前人物质生活基础上形成的。例如北京的“四合院”、全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以及婚丧嫁娶仪式等就都是在以往社会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在现代化过程中,这些文化要素在形式上都发生了不少变化,以适应人们新的现实需要。如果保持原有形式,就会在现代化过程中被淘汰。
最后,现代化会冲击传统文化的功能。传统文化的功能主要是服务于民族主体的生存和发展。例如爱国主义文化传统就自古至今起着维护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作用,以中央集权为特点的郡县制也起着维护中华民族政治统一的作用,等等。而伴随现代全球化过程产生的“科学无国界”等观念,则冲击着科技人员的爱国主义意识,民主集中制原则也冲击着传统的单纯集权制治国方法。实际上,现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国内经济市场化潮流等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很大的,目前普遍存在的“医患纠纷”案件则是这种冲击的表现形式之一。
精神文化在传承中如何应对现代化冲击?一要辩证审视自身。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文化也是如此:一方面,传统文化有着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因素,如中医医术、京剧艺术形式等,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也有与现代生活相背离之处,如封建迷信活动等。二要大胆扬弃自身。传统文化既然尚有适应现代生活之处,就要发扬光大,例如爱国主义既如此;而对于其背离现代化要求之处,则应加以抛弃,如对官僚主义和腐败之风乃然。三要积极创新自身。传统文化是不断发展的,要在现代生活方式基础上,不断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例如现代理论形式、制度形式、文艺形式、教育形式、医疗形式等等。历史表明,只有不断创新,优秀文化才能传承下去,文化本身也才能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