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创新的三大类型

(2023-06-08 17:00:17)

论创新的三大类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但是创新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社会主体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建立起来的。从创新的机制上看,创新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批判性创新。这种创新的特点是需要在清理旧地基的基础上完成。清理旧地基的工作有两项内容:其一是拆除旧的建筑物或天然障碍物,也就是批判旧的思想体系,破除旧的社会制度、体制和机制。其二是做好新基础的准备工作,这相当于现代建筑施工前的“四通一平”,以便开始新建筑的顺利施工。在一般意义上讲,上述工作也就是要发动好群众,扫清思想和体制机制障碍,做好创新的准备。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不在干部和群众中做好清理和批判性工作,任何创新都是难以开始并持续进行下去的,例如不批判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就难以建立起来,不批判阶级斗争中心论,经济建设中心论也难以付诸于实践,等等。

二是守成性创新。即在坚守原有基础上的创新。创新并不都是“推到重来”的过程,也有的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或深化。这是因为,原有基础的主体部分仍然具有科学性和适应现代需要,因而必须加以坚守,正如一些科学家所说“只有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的更远些”。例如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创新、毛泽东思想对马列主义创新以及诸多自然科学理论的创新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创新。此外,技术上所谓“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如瓦良格航母的改造、城市中改造旧小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等等都属于守成性创新。守成创新要以守成为基础,然后增加新因素,形成新功能,世界上大多数创新性都属于守成性创新。

三是原始性创新。所谓原始性创新,就是指既无旧可批,亦无成可守,因而是一种建立在完全新的基点上的根本性创新。例如自然科学上某一新物质形态的发现,某一暂新理论的提出(唯物史观、基因论等),某一新材料或新产品的制造(塑料、航天器等),某一新方法的推出(量子通信、放射性疗法等)等都属于原始创新。原始创新的新基点通常是对事物属性的创新性认识,由此引发改造事物的新方法并得出新结果。

应当指出,上述三种创新类型并非是完全孤立存在的,而往往是结合在一起,但又以某种机制为主的。例如中华传统文化创新主要在守成基础上进行,但也不能脱离对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批判。诸如对男尊女卑、读书做官、唯上治与下愚不移等旧观念不予批判,则男女平等、为人民服务等新思想就难以确立起来。又如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也是以破除旧体制旧机制开始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保留了“四项基本原则”等基本内容。此外所谓原始创新也总是与已有的历史成果有或多或少联系的。故在创新问题上要坚持辩证观念,防止形而上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