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什么
(2023-05-04 18:31:55)道德是什么
道德是什么?答案有很多,但多是从本质和内容上来讲的。我则认为,道德乃是主体为人处世的格局、境界和自觉。
道德是一种做人处世的大格局。所谓格局就是指主体为人处世时所着眼和着手的不同局面,所谓大格局就是指着眼和着手于全局来处理人和事。从道德层面处理人和事则是一种大格局。其格局之所以大,就在于道德领域具有普适性,它适用于为人处世的所有方面,并且支配着这些方面的运行。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克己奉公等道德准则即如此。不受道德支配的为人处世行为会走向歧途,并导致人际、人事关系崩溃,最终还会回到道德支配的轨道上来。
道德又是一种做人做事的高境界。这里所谓境界主要指精神领域的高度,主体为人处世的精神领域高度不同,境界也就不同。道德则是一种最高的为人处世精神境界。例如最近山东淄博“烤串”挺火,“火”就“火”在淄博人追求的并不是在物质上保质保量平价销售烤串,而是“火”在淄博人售卖烤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为善的精神境界,人们争先恐后地去淄博旅游,也并非仅是为了品尝烤串,而更是为了享受一下淄博的人关怀和体验一下淄博人的高尚情操。淄博百姓有一句话:人们可以说淄博不好,但不能因我的不好而说淄博不好。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做人道德境界。
道德还是一种主体为人处事的深度自觉。无论为人还是处事都有两种状态,一是被动状态,二是自觉状态。道德则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深度自觉状态。这里所谓深度自觉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即在没有外在指令的情况下完全靠个人内心支配作好人好事,有些类似康德的“绝对命令”。现在有些人喜欢做容易被人发现的好事,以获取一定夸奖或荣誉,甚至吃小亏是为了占大便宜,如果做好事未被人发现,甚至被人误解,更有甚者自己还吃了大哑巴亏,便觉得苍天不公,从而丧失继续做好事的决心和勇气,这显然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中国历史上有所谓“施恩不望报”之说,即做好事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完全出于自己内心意愿,这才是真正的大道德。
总之,道德是一种大格局、高境界、深自觉,没有这三者就没有道德。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道德的支持,但愿我们每个人在从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能以道德准则来要求自己,为人做事都要有大格局、高境界、深自觉,倘如此,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指日可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