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以人民为中心”的结构

(2022-07-13 19:45:23)

以人民为中心的结构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发展的社会,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上主要有四大使命:一是民主建设,二是民生建设,三是民德建设,四是民安建设。这四个方面建设是一个系统整体,只有调整好其内在结构,才能充分发挥好“以人民为中心”方针的功能。

民生建设是基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和平幸福的生产和生活,只有搞好民生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所以邓小平同志把社会主义本质定义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我们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方针必须大力搞好民生建设。要搞好民生建设,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我国社会主义只有在经济上强大了,社会财富充分涌流出来,人民群众才能过上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中国也才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真正实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志向,并进而为世界人民做出较大贡献。

民主建设是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就是党领导全体人民当家作主,这表现为时空两个维度:一是党领导人民决定政治事务、经济事务、文化事务、社会事务、生态事物、以及国家一切事物。二是党领导人民搞好各项事业建设的全过程,即习近平主席所说“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核心和根本保证,脱离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就会走偏方向,就会变成少数人民主。但党的领导也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监督,否则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总之,我们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方针,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搞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民德建设是要求。人民群众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方针的重要要求。由于基本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全面自由发展自己的机会,因而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会是民德高尚的社会。但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刚从旧社会中诞生出来,不可避免地遗留有旧社会的道德痕迹,因而党领导人民摒弃旧道德,树立新道德乃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民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能代替民德建设,民德建设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整体,必须全面规划,始终抓紧不放松,才能逐渐收到成效。

民安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普遍安全是社会主义的又一重要特征,因而也是“以人民为中心”方针的重要内容。没有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就不可能真正享受民主和民生,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人心惶惶、动荡不安的局面,人民群众正常发展也成为不可能,“以人民为中心”也会成为空话。人民安全包括生命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等内容。民安建设以国安建设为前提和条件,没有巩固的国家安全,就不会有普遍的人民安全。民安建设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进行。人民群众安全有了保证,就可以极大调动起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进步。

“以人民为中心”的上述诸方面是相互作用着的,必须搞好总体协调。片面强调民生建设容易陷入“福利社会主义”泥潭,片面强调民主建设,又会导致 “民主社会主义”巢穴,片面强调民德建设又会陷入“空想社会主义”覆辙,片面强调民安建设,又易导致“保守主义”误区。总之,“四民”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具体内容又各有不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推进我国“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新阶段,其“四民”建设也有新特征,我们应在党的领导下把“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新层次和新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