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2022-07-16 19:10:24)关于文化的定义,多数学者认为是人类活动之和。我国权威词典《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980版,第1533页)这种解释大体正确,但有一大缺点,即没有把“文化”中的“化”字解释来。文化总得要“化”的,没有“化”,何来文化?因而笔者将其修正为:文化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世界变化之和。这一定义说明,文化其实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化”,即人按照自身需要创造世界的产物,使自然界带上人类活动的印记。这一定义也类似信息的定义,信息的本质就是事物相互作用时引发的变化(通过印记表现出来),文化也是人类信息。
关于文化类型,人们通常认为有两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前者是人类活动所以其的物质世界的变化,后者则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变化。其实人本文化也是文化的重要类型。所谓人本文化即指人在活动中给自身造成的变化,诸如身体结构的变化,行为能力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知、情、意、信的变化等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以人本文化建设为基础才能更好收到成效,文化自信亦应包括对中华民族人本文化的自信。
现在学界一般把人类发展分为人类时代、文化时代、文明时代三个阶段。按照这种划分法,中国土地上人类诞生的近百万年将是无文化的时代,更别说文明了。因为中国文化时代至今只有一万年,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如果按照上述文化定义,可以把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无文字时代(原始时代),文字化时代,文明时代。显然,无文字时代也是有文化的,不过文化形态比较低级就是了,文明时代则是文化时代的高级阶段。这样划分人类社会发展时代较为科学。
关于文明时代的标志,国外有三要素说(城市、冶金术、文字),国内有四特征论(手工业、社会分化、中心城市、王权),但这两者观点都忽视了科学技术的标志性作用。其实科学技术的形成是文明时代的核心标志。没有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大发展,城市无法形成,社会分化也缺少基础。当然,除科学技术外,社会规范体系的建立(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等)、文学艺术的创造对文明时代的到来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