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消化门诊常可以见到许多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宝妈们大多不清楚乳糖不耐受到底是什么意思,都不知所措。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食物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另外还可以引起肠胀气及肠痉挛。母乳及牛奶中均还有乳糖。
乳糖不耐受的患儿临床表现为主要以腹泻为主,可伴有易哭闹、呕吐等,偶发肠绞痛,尿乳糖耐受检查可确诊乳糖不耐受。
大便常规化验阴性、还原糖阳性、pH值低也可提示乳糖不耐受。
对于无检查条件的宝宝在更换无乳糖配方奶症状缓解,换回普通配方奶或母乳喂养后又出现症状时可考虑患儿发生了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一般分为三种: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成人型乳糖酶缺乏。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我国新生儿的乳糖不耐受多属于此类。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多发生在肠炎后,小肠绒毛顶端在肠炎时受损伤而出现酶的缺乏,而由于绒毛需要修复后才能分泌乳糖酶,因此一般需0.5~2个月才能恢复乳糖耐受。
乳糖不耐受的患儿如果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或者大便次数不多且不影响生长发育,无需特殊治疗。若腹泻次数多,体重增加缓慢则需饮食调整,需要予以无乳糖饮食喂养。
母乳或牛奶喂养宝宝,需更换无乳糖奶粉喂养,直至大便性状正常后5~7天可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但无乳糖奶粉喂养时间最长不应超过1月。
另外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替代食品,如豆浆、酸奶及谷类,但不能长期使食用。对于不愿意停母乳的宝妈,可以尝试选择口服乳糖酶(每次喂奶前均需服用),部分宝宝效果明显。若服用3~5天症状无明显改善则仍建议更换无乳糖奶粉喂养。
文章来源:换上儿童医院 消化内科
文章作者:张文婷
主治医师
审稿专家:游洁玉
主任医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