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呕吐的概念
中医所谓的呕吐是指胃失和降,导致胃气上逆,从而使胃中乳食由胃中逆行往上经口而出的病证。呕吐的发生没有年龄和季节的限制,但是因为婴幼儿本身生理结构和脾胃功能不成熟等原因,所以发生呕吐的几率高。
二、呕吐发生的原因
一方面因为小儿不知饱胀,饮食不知节制,不会辨别对自己有害和有益的食物,那些颜色鲜艳、外形可爱、口感酸甜的零食往往是他们的最爱,而恰恰这些食物,比如膨化食品、加入大量防腐剂的饮料、果冻、糖果等等,一旦过量摄入,零食变成了主食,就会对孩子们的脾胃功能造成不小的损害;另一方面,因为小儿偏食等原因,喜好肥甘厚味,滋腻碍脾,也成为了导致宝宝呕吐的一个因素;夏天天气炎热,喜食冷饮,导致脾胃受寒,运化失常而至呕吐;宝宝突然受到惊吓,导致气机逆乱,肝胃不和,也会导致呕吐。
我们这里提到的呕吐,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宝宝脾胃功能受损、紊乱所致,并非器质性病变所致,故临床对于小儿呕吐,要注意审其病因,辨识引起呕吐的各种不同原因,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才能使患儿得到正确的治疗,不致贻误病情。
三、呕吐的中医推拿治疗
家长抱着宝宝坐在操作者的对面(有利于消除紧张心理)
1、补脾土100次:将宝宝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由远端向掌根方向直推,可以起到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2、揉按内关穴50次:用拇指罗纹面边揉边按,可以起到和中止呕的功效。
3、揉膻中100次:用拇指罗纹面顺时针揉膻中穴,可以起到宽胸散结、降逆止呕的作用。
4、揉按足三里50次:用拇指罗纹面边揉边按,可以起到健脾和胃,调中理气的作用。
以上整个操作过程大约7-10分钟,每天治疗两次,3-5天为一个疗程。
四、宝宝呕吐的中医预防及调护措施
预防措施
1、哺乳时不宜过急,以防空气吞入;哺乳后,将小儿竖抱,轻拍背部,使吸入的空气排出,然后再让其平卧。
2、喂养小儿时,食物宜清淡而富有营养,不进辛辣、炙烤和腥臭等有异味的食物、饮料等。
3、饮食清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食品,不食生冷。防止食物及药物中毒。
调护措施
1、专人护理,安静休息,消除恐惧心理,抱患儿取坐位,头向前倾,用手托扶前额,使呕吐物吐出畅通,以免呛入气管,导致窒息。
2、呕吐较轻者,可进食少量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较重者应暂禁食,用生姜汁少许滴入口中,再用米汁内服,必要时补液。
3、服用中药时要用少量多次频服,以免增加胃的负担,同时药液冷热适中。
文章来源:湖南省儿童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康复三科)
文章作者:罗伟
副主任医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