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度重视”为何成不治之症?

(2015-01-04 08:45:47)
标签:

哈尔滨大火

世上的顽疾有很多种,“高度重视”病无疑是最难治的一种。中央开过多少次会,要求转作风改文风,不中;民间骂过多少次娘,请这些大老爷别踩着死难者炫耀勤政,不行。

这个不平凡的元旦期间,灾难横行,这种令人作呕的文风也在漫天飞舞,给这不利的开年雪上加霜,给民众的悲痛中又加上了愤懑。

元月2日,哈尔滨一处火灾大楼突然坍塌,5名消防员被埋牺牲,他们都是90后的年轻人。3日凌晨“平安哈尔滨”官微发布了情况通报,全文500多字,“领导高度重视”占去258个,用长达一半的篇幅讴歌了灾难中争先恐后、勇猛扑救的各级领导,网友不禁想要问:为嘛牺牲的却是别人?

这篇登峰造极的马屁雄文,从省委省政府开始恭维,从省委书记、省长开始历数“现场指挥”和“重要批示”,然后数到省委秘书长和省政府秘书长;哈尔滨市委书记和市长才排到第三拨,竟也算是“第一时间做出部署”;后排领导也一个都不能落,从常务副市长、宣传部长、到另一个副市长等,统统都赴现场指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安监局、省公安厅、省卫计委、省公安消防总队等部门的负责人,也全部梳理一遍,这一庞大自然段才算告结。

网友不禁想问:你们这队伍整完了没有?前面火都快烧完了!——另外,既然各位领导都“第一时间”接手了“指挥”,那么对消防员的死要不要负责?问责时能不能也遵照上述顺序,省委书记和省长打头?

一封“情况通报”,民众最为关心的伤亡情形,竟被放在了最最末尾,不看完这冗长的传统相声“报官名儿”,甭想知道究竟死了几人,你说让人急不急——哈尔滨话曰:马勒戈壁!

“高度重视”病为何这么难治,我们试着分析一二原因。

通常在事故后负责执笔通稿的,不是公安局,就是宣传部、办公厅等单位,也就是所谓的“中层”,向下不接地气,向上全是领导,民间疾苦他们是半通不通,官场规矩却是蒂固根深,下面的随便说说就行,上面的一个都不能得罪。所以事儿越大,领导出场的画面就铺排的越长,都是上司或者上司的上司,谁都不敢落下。所以越是重大事故,公众越容易见到“高度重视”病恶性发作。

这种病的根子,还在我们的官本位体制,官大一级压死人,对领导的敬畏那是高于一切,“高度重视”的文风,是这种根源的外在映照。

这种病是真正的上行下效,乡里学县里,县里学市里,市里学省里,省里学……不信,随便拿张大报纸来瞅瞅,看看这毛病从哪传下来的?

要改文风,先要改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官场文化、等级文化,别说跟老百姓不平等,官场内部也不平等,高一级的官员配什么车、住多大房、飞机火车坐什么舱……全都清楚分明,一点次序都乱不得,大家都谨慎惯了,如何敢在文风上放开手脚?这些笔杆子们,因为漏掉一个重要名字而被穿小鞋的例子可不少,被民众厌恶而骂下去的却一个都没有。

欲改作风,先要改座次,把民众真正放在第一位。内部的座次也要改,大家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相反要互相制衡,偶尔看到邪路国各级官员之间居然互相指责,其实也挺好的,只有小官不怕大官,这世道才有希望。

但目前来说,恐怕还是奢望,所以不要指望“高度重视”病能单独改正。

/纸上建筑

201514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