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
(2012-12-06 09:21:11)
标签:
选民素质杂谈 |
说起中国人的“素质”,固然是基础很薄弱的,可是我们“正路”已经走了六十多年,若还没有一点提高,几乎该怀疑这路了。
好比90岁的老太爷,还整日教训60岁的儿子不懂事,简直是无可救药——实则不想放权而已。
当然素质永远不嫌高,即使高素质之邦的评论家,也在每天批判世道人心,而我族的素质,自然有更多可批评之处,这无需讳言。
但始终很警惕一种“素质论”,其实并不是在论素质,而是为别的目的打掩护——无非像那90岁的爷爷一样,恨不能永远把整个家族当小孩来管,所以他们必须素质低,一直低到自己死了为止。
假如素质低,就应该锻炼,缺哪方面素质,就要在哪方面练习,而不是回避。比如近日谈到学生身体素质差,1000米就跑死了,是不是就永远不跑步,等素质变好了再跑?
因为某方面素质低,所以一旦实行起来,可能出点乱子,但不能因为怕出问题就不实行,也许实战演练几次,就会好多了。哪一个地方、哪一个国家,不是这么过来的。
只有先把人当做公民,才能实现公民素质的逐步提高,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奴隶,先达到公民的素质,然后才给他做公民的资格。说白了,这是一个诡辩的骗局。
文/纸上建筑
2012年12月6日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
前一篇:莫言去领奖:说什么比穿什么更重要
后一篇:异地高考迟早演变为地域之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