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异地高考迟早演变为地域之争

(2012-12-07 09:05:01)
标签:

异地高考

占海特

杂谈

这是我们早就能料到的事,但却是管理者假装想不到的事,甚至是故意造成的事。

所谓的“异地高考”问题,只存在于北京上海等几个分数线畸低的大城市,其他地方根本没有这问题。

所谓“异地高考”问题,其实就是不平等的地区差异化录取问题。只面对现象,不面对本质,则徒引纷争而已,诛人诛心、离间挑拨、后果险恶。

现在我们就已经看到了:方案还远没出,北京教委门前,“当地人”和“外地人”已经打起来了;有个“外地考生”刚出来“约辩”,已经被上海人骂做“蝗虫”了。

稍有一点社会经验的人都清楚得很,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前途利益有多看重,你要放一群人来争夺录取名额,不仅仅是与虎谋皮,几乎等于要他们的命。什么平等不平等,什么大道理都不管用,只要敢动小孩的蛋糕,他们就敢跟你拼命。

然而它们有多坏?都是下层的可怜人,官富之家谁会蹚这浑水。而这些可怜人的矛头对准的,也是同他们一样的可怜人,唯有户籍不同而已。这简直是挑动平民斗平民。

而且这事情的根子,也本不在他们身上。改革是要改体制,让规则更公平,而不是从一群人身上割下一块肉,扔给另外一群人,最终让他们互相撕咬起来。

这个“方案”也根本是没法做的——假如就象征性放十个八个的来“异考”,当地人倒是放心了,但政策也没了意义;但若要十万八万的放,绝对引发地域间真刀实枪的干起来,一点都不危言耸听。

干仗还是小事,关键是干凉了百姓的心,只能增添对同胞深深的失望,以为大家都是如此自私。

不能这么干,这么干根本没有实际意义,只有坏效果。不想触及本质硬撑着也行,但是不要搅混水转移目标,貌似改革,实则造事。

高考肯定应该改革,但改革的正路是改规则,而不是分猪肉。当下高考的核心问题是机会不均等,尤其名牌大学——北京户籍考生被北大清华录取的机会是山东考生的18倍,河南考生的23倍——这样触目惊心的差距,难道是放几个异地考生进来分享一下就能解决的?

历史形成的特权肯定要消除,但消除的办法不是放一点人进来分享这特权,而是从制度上消除特权存在的空间,前者的效果是百姓斗,后者的效果是天下安,为何要舍本逐末观猴戏呢?

如果真想解决的话,很简单,要么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要么录取率方面消除差距,全国一盘棋。这没什么大不了,而且人人都满意,即使不满意也说不出来啥。

而且施行也很简便,名牌大学一般都是教育部直属的国立大学,平等录取一句话的事儿。至于地方自办的大学,倒是可以考虑自主录取,别人也不会有大意见。国家办的照顾全国,地方办的照顾地方,有理有据。

我保证这么改革的话,第二天所谓的“异地高考”问题就无影无踪,而且民众不会打起来。就算有人想打也找不到对手,谁也不可能跑到全国把竞争考生都灭了,唯有好好准备考试一条路。

应试录取不是最好的路,但却是目前最公平的路,在优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只能这么分,也必须这么分。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利用高考来达到公平,而不是引发地域之争。

文/纸上建筑

2012年127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论素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