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门口阳光灿烂

标签:
毕节流浪儿杂谈 |
http://photo21.hexun.com/p/2012/1123/490226/b_vip_96C57B32B1E5728F8FBF55C4848622F6.jpg
在遇难流浪儿所有的照片中,我对这一张印象最为深刻,拍下的时候,距离他们生命的终点已经不足一两天。
从身形上看,他们比实际的年龄更小,两个人面对着镜头在笑,另两个则望向通道的上边,通道尽头的阳光刺眼,几乎把最上面的孩子映成剪影。
两个孩子在笑,但听不见任何声音,时间似乎在这里凝固,如真如幻。而面向通道尽头的少年,仿佛已经在凝望着那片光芒。
这张照片,充满了即将离别的预感。
他们对此一无所知,笑容灿烂。
令人心碎。他可能是年纪最小的一位,而看上去更小,他的笑容天真,看不见一点哀伤,也看不见即将来临的雨夜。
这个午后恬静而安详。
在天无三日晴的贵州,这或许是他们最后一次看到阳光。
他们的脸蛋乌黑,头发蓬乱,身上的穿戴各式各样,最小的孩子竟穿着一双雨鞋。他们向小动物一样活着,从垃圾箱里找来了一切,也把垃圾箱当做了最后的庇护所。
他们对垃圾箱是如此的熟悉,这些白绿相间的小房子里塞满了宝藏,残留着人间的气味和温暖,他们翻出了食物和鞋子,把它们吃进肚里,穿在身上,不顾路边的小桥车绝尘而过。
记者到来到村里的时候,家长拿不出一张孩子的相片,他们从来没有专门照过,他们所有的信息都散落在民间,直到他们离开后,才被慢慢的拼凑起来。
家里一贫如洗,堆着一些杂物,看起来还不如垃圾箱里的成色,生活的艰难已经在他们脸上刻下了麻木。当看到这一切,一定没有人会再问:“为什么不对孩子好点?”
这个世界不缺乏富有,也不缺乏贫穷,不缺乏成功的辉煌,也不缺乏失败的挣扎,不缺乏喜剧,也不缺乏悲剧,但缺乏很多很多清醒的眼睛,能在喜悦时看到哀伤,能在侈靡时感受到罪恶。
值此头七之际,向你们祝福,愿在那边,上帝永远护佑着你们的天真,不再改变。
文/纸上建筑
2012年11月23日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