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下午在微博上挑起了一个跟随牛股的话题,随后找到了李志文等(2010)发表于《金融研究》上的一篇文章: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差异。我想这里面应该给出了部分答案。
所谓羊群效应,指羊群中,头羊带领小羊,小羊跟着头羊一起活动。哀股市场不少个人投资者十分渴望能够踏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节奏,涨的时候追涨唯恐踏空,跌的时候杀跌唯恐套牢,这种追涨杀跌的羊群行为在哀股市场应该是非常普遍,内幕消息是助推羊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证方面陈浩(2004)所有基金平均羊群行为程度,美国为2.5到3.4,而中国为8.8,足见程度之深。
李志文等采用上海证交所topview数据将投资者分为机构投资者、法人、个人投资者,文章通过研究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仓位的变化发现:
(1)无论机构还是个人,在大盘涨时羊群行为的程度低于大盘跌时羊群行为的程度;
(2)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程度比个人投资者更高,两者统计检验P值显著小于1%。
(3)随着公司规模变小,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程度变得更高,而个人投资者对公司规模无明显偏爱。
(4)个人投资者仓位变化与前5期机构投资者仓位变化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前五期机构加仓,个人投资者可能是减仓,而前五期机构减仓,个人投资者是加仓的。作者从这一点来说明个人投资者很难模仿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
点评:整篇文章阅读完,至少给我这么个影响:原来追涨杀跌的不是个人而是机构,原来操纵小盘股的也是机构。最后一点并不能说明个别散户能够与其他散户不同的操作,也就是说可能有个别散户跟着大资金加仓从而获利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可能个别小散有机构的心却操作散户的资金,呵呵,玩笑了,不过从公开交易信息分析好像是有个别人在不断的打板而且应该是获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