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了闲话,但是乡民纯朴,对男女问题看得并不严重.
二古婶找到我问:
"林子,你和大松是不是......" 她似乎不好问,毕竟我还是一个小闺女.
"二古婶,我和大松很好,我要做他媳妇.
" 我没有觉得难为情.
"那,那你是他的人啦?
"
"我想是吧,要咋样才是他的人呢?
"我依然闷头闷脑地问.
"你和他那个啦?
"
"什么那个?
"我觉得有点奇怪.
"哎,就是,就是男人和女人那个......"
二古婶有点气急.
到最后,二古婶才弄明白,我和大松没有那个.于是她很郑重地讲:
"没有就好.闺女要出嫁是要定亲.相八字的.这几天,我就赶紧给你们办.大松是个好孩子,虽然没爹没娘,他肯定会对你好的,就像你二古叔对我一样.
"
二古叔还是把二古婶骂了一顿:
"人家城里来的小姐,大松凭啥吗?乡里也不知同意不同意,人家是知青,是知识青年,是要回城里的......"
"管他那么多.我早说过把她说给大松啦.她城里没爹没娘,家也没了,再说,他也不想回城里,你们还能架着她回去?大松也不差,人模样周正,勤快,
能干......对林子多好,好吃的给林子,林子有事,他比谁都急.再说,人家大松他娘带过林子,保不准早就给林子爹娘讲好啦!要不,林子咋就一个人来马家坪?我这就去找媒人,我给林子准备嫁妆,从我屋打发她过去......"
二古叔最后也没话可说.
我和大松去乡里照了像,在乡里民政狐疑的目光下办理了结婚证.
回来的路上,大松背着我说:
"秋秋,我命真好,能娶到有文化的媳妇."
"喔,你就喜欢我读过书,不喜欢我别的?
"
"没了......你什么我都喜欢,真的!我第一眼就喜欢你了.老天对我大松多好.将来我们好好过日子,你不要干活.我身体好,什么都能干,也能吃苦.我挖药材,悄悄拿去卖,钱够了,
我们把房修一修,还给你准备一间书房.你能用大松也可以用......"
秋天的大山落满了红叶,人烟稀少的山路上,鸟儿不停地叫着;我尽情的笑着,叫着.至今想到那一天,我依然能笑出来.
我终于有家了,大松变成了我的丈夫,我成了大松的媳妇.
结婚的那一天,二松放着鞭炮把我从二古叔家接到他们家.联金是送亲客,盖头下的我一直在笑.二古婶一直在哭:
"苦命的娃们,老天爷终于开眼了!俩娃儿命苦嘸闷!
"二古叔一个劲地骂二古婶: "蠢婆娘,大好的日子你哭啥?......"
村里人都来啦,连联民一家也来啦.送来鸡蛋,挂面,红枣,花生......我这个新娘子竟然百无禁忌.和他们在堂屋了闹来闹去.
大松穿着蓝布新衣,脸上没有了以往的嘻皮笑脸,劝着邻居们的酒.他走到二古叔俩夫妇面前,严肃地端起一杯酒:
"叔,婶. 二松是喝婶的奶长大,大松是叔带着干活.
你们一家老小对林子就像亲人.我爹娘死的早,林子没爹没娘......"大松开始哽咽:
" 我有今天的家多靠二老, 你们就是我的亲爹娘. "
他转身拉过我,一起朝二古叔,二古婶跪了下去.
这样一来,屋子里突然哭声一片,只有二松和联财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们......
新婚的晚上,大松解开我的衣服,轻轻地吻着我,我情不自禁地抱住他,内心充满了极度的喜悦.我们完全地交融在一起,享受着生命自然的喜悦.我吻着他,不愿意分开一时;大松抱着我,吻着我每一寸肌肤,
恨不得完全融化成一体.我们常常抱在一起不能分离,对对方充满了极大的占有欲,他是我的,我是他的.我疯狂的爱着他的身体.有时抱着他,看着他的眼睛,我无由地流下热泪.内心有一种无法描述的感动.
在大松大山般凝重的爱里中,我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女人.
今生今世,我只有在大松的怀抱中,才享受了人类最原始的爱的冲动.在我以后颠沛流离的岁月中,我似乎再也没有如此地在爱中颤抖.
结婚后,我像当地的女人一样剪短了头发,用铁夹子夹在耳后.我对全亲的生活充满了乐趣.跟着村里的婆娘一起学纺织,下河洗衣服,做盐菜.酱蜡肉.打底鞋.身上的学生味也渐渐消失了,乡亲们开始叫我:
大松的婆娘.我总是脆生生地答应着.
我天性乐观.
豁达.
和左邻右舍相处得非常和睦.我有文化,不计较,是婆娘们的榜样.我常常教村民的小孩子读书,婆娘们对我不仅是羡慕,更多的是尊敬.
大松也变得沉稳起来,他开始蓄胡须,像成年人一样谈论家务,当着外人的面不轻易和我说笑,对二送的态度也宛如一个严父,时不时地教育二松一顿.大松更加努力的挣钱,上山的日子多了起来.当时,
他把药材卖给私人的事大家其实是知道的,
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去公社揭发.二古叔会在没人的时候含蓄地提醒一两句.
因为从小没爹没娘,大松凭着天生的机灵,很会处理和邻居们的关系.
所以村里的人很喜欢我们一家,尽管我们的生活不太符合他们的逻辑.
一有时间,大松就开始一步一步地修理房子,扶扶墙,换换橼子.他还请木匠联群做了一张小桌子放近屋里,甚至按照我的讲解自己砍下竹子给我做了一个笔筒,搭了一个书架.
我对着空空的书架笑得不益乐乎.
常常在夜里.我在菜油灯下看报纸,舞文弄墨;
大松就在旁边借着灯光捣弄药材.有时我会停下手中的笔,
静静地看着灯光下忙碌的大松,看着他清澈的眼睛,灵巧的双手,想一想我如今的生活.我不再放羊,开始跟着大伙儿一起干农活,学着种玉米,
土豆, 插秧种稻,割草喂羊.
劳动开始变得繁重,有时也感到单调.幸好大松在我身边,陪我笑,
听我闹. 加上我爱幻想的天性,日子依然很快乐.
秋收后,大松会带着我上山搭棍打猎.我常常呆呆得看着他爬上高高的石岩采药. 看他在山上像猴子一样敏捷地跳跃.在变幻莫测的山野风光中,我常常姿意地高声大喊,在风里欢快地大笑,摘下满怀的野花,偶尔还写一些诗问自娱自乐.
当时凭着大松的能干和勤劳,我们经济上并不困难.至今想起,那是我人生中最闲逸的日子. 我们在生活上没有太多的要求,对将来并没有太多的幻想.我总想,和大松就这样一直下去该多好.
二松从学校回来时,常常和我讲起学校里的见闻.二松是个成绩优异的中学生,我们之间有很多的话题谈论,例如:
学校里的老师,对将来的设想......
这时候,大松只能在旁边听着,
不能像平时那样成为主角.他的脸上会有一些落寞的神情,偶尔会有一些遗憾的伤痛从他脸上滑过.但他往往会用玩笑的方式掩盖心中的窘迫.
"哎呀.读书这么好呀? 下辈子我一定投胎当个书生. "或者" 别说这么多,
还是吃饭要紧.不要去管什么形势,什么变化.来来来,读书救不了命.戏里的书生都是一些负心郎,让人家小姐苦守寒窑;
要不就是饿死路边,还不是打鱼卖菜的去救......"
有时我很反感他的这种玩笑的态度,不发一言地瞪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