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通:置业与餐饮经营推进产业发展

月前,汉通企业总部乔迁至宁波顶级新地标——宁波万豪中心18楼层办公,这里是汉通的物业。汉通上海逸仙路大楼,汉通宁波中央会馆(宁波中央花园豪宅1-3层)也是汉通的物业。汉通是置业与餐饮经营同步发展,互为推进的。
(一)
2001年8月8日,对于宁波餐饮业来说,有着特别的意味,营业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的汉通餐饮上海逸仙路店开张,标志着宁波餐饮业开始挺进上海滩。这一年营业额做上了上千万元。《宁波晚报》资深记者陈旭钦在采访稿中这样描述汉通董事长竺成忠此时的神态:“上海巨大的消费潜力令竺成忠在大吃一惊之后喜出望外,他一脸阳光地告诉记者:‘上海市场的潜力实在太大了。’”其实,竺成忠心里打的算盘,并非全是餐饮经营,他在尝试资本经营与餐饮经营的结合。他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得很精辟:“汉通开这家店,既是餐饮业的实业投资,同时也是商业地产投资的重要筹码,因为上海房产增值空间肯定不少,搞资本运作收益率可能更高。”说实在的,此时的他,已经认识到资本市场的无穷魅力,开始思考如何将产业与资本对接。因此,他一举买下上海逸仙路大楼开纯餐饮酒店,并以此建立与资本对接的平台,来增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时下,如何与资本对接乃是餐饮企业做强做大做久的关键,业已成为共认。然竺成忠八年前早就意识到了。竺为汉通确定的资本运作方式是以置业为手段,并以此做“加法”或“乘法”,使汉通的版图越来越大。现在汉通做餐饮,要么不开,要开新店,必是先置业抑或置地盖房。其实,华人在海外所开的餐馆,几代下来,产权都是自己的。我们无理由不这样做。
当然,汉通的眼睛盯向大上海,也是看中上海餐饮业每年800多亿元的营业额,欲分得一勺羹。它还看到了上海与宁波地域相邻,属于长三角的“同城”,特别是食俗相融,口味相同,使得宁波菜在上海必有大市场。上海菜与宁波菜似乎都可以归结到海派饮食文化的范畴。所谓海派,是上海开埠半个世纪后,在清末民初所出现代表上海文化特色的名词。首先始于中国画、戏曲,尔后漫开至电影、小说、美术教育,乃至社会风尚、生活方式、言谈举止,积而久之便有了海派文化的概念。海派与生俱来有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的特点,海派文化又是一种非常活跃,极具生命力的文化。海派饮食文化的发展中,海派菜的形成与发展,即反映海派文化的兼容并蓄的活力。上海菜与宁波菜融通便能说明之。宁波海鲜中,对黄鱼的烹调方法为上海人所喜爱,如大汤黄鱼,此味以雪菜、笋片与新鲜的黄鱼川汤,不放油,味崇尚清鲜。又如面拖黄鱼、米苋黄鱼羹、苔菜拖黄鱼,皆自宁波蜕变而成为上海菜系一支,都表明宁波菜与上海菜皆属海派饮食之列。上海人喜啖的笋腌鲜,也是学习宁波菜调制中的“鲜咸合一”之法,即将鲜活原料与海货干制品或腌制原料在一起“腌笃鲜”,其产生的复合味,风味别是一方。其中“笃”,宁波话是文火慢煨之意。凡腌笃鲜者,皆需先用文火慢笃,待各种材料的味道相互渗透,再改用武火,在武火调配下,汤汁浓白,味鲜醇厚。腌鲜复合多以笋为佳,笋为宁波山珍,冬笋、春笋一应俱有,每年冬至到新岁二、三月,笋腌鲜成为上海人、宁波人的佳肴。宁波菜与上海菜合二为一,可视为同属于海派饮食门下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表明一个菜系有时由几个相近似的地方风味结合而成,同时一个菜系与另一个菜系饮食习惯相近,又发生饮食文化圈重叠与融合。而上海作为一个菜系的区域之中的著名都会客观的存在,它又有“有容乃大”的博纳的城市品格,故他系菜都向这一都会区集中,从而形成了包容万象上海饮食业之盛。而这当中,宁波与上海由于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尤其是食俗相仿、口味相同,宁波菜帮在上海的流行与发展必将无疑。宁波菜与上海菜在海派饮食文化风格,文化精神的召唤下共生共荣,亦毋庸置疑。
有鉴于此,汉通在上海主打宁波菜,且以“咸骆驼”为底色。宁波菜又名宁波下饭,“下饭(菜)晤告(没甚么)饭吃饱”是宁波人挂在嘴边的话,家常的“宁波下饭”又被称为“压饭榔头”。对于现代上海人来说,早先就被视为“咸骆驼”的宁波菜口味实在重了点,他们能接受原汁原味的宁波菜吗?
2001年第一家店在上海开张时,竺成忠悄悄叮嘱大厨,无论服务员还是主管向厨房转达客人“太咸”的抱怨时,只要回答一声“知道了”,下佐料时分量却一点也不许减。他说:如果正宗宁波菜不叫座,那我也没办法;如果是因为我们改变了传统而输掉,就太不甘心了。
竺成忠的确有股子“咬紧牙关”的自信。宁波菜的“鲜咸合一”,以咸托鲜,最终赢得了上海人的青睐与追捧。
(二)
在宁波,汉通于2001年初买下“中央花园”商铺1-3层楼面做餐饮,开了汉通中央花园酒店,即今汉通中央会馆,此举也颇为成功。“中央花园”是甬上最早的豪宅的标杆,总体建筑品质可圈可点,特别是石材贴面的外立面大有王者之气,即便在今天,它仍不失宁波豪宅之地标。汉通以豪宅做纯餐饮,这在当时引起了餐饮业的极大震撼。汉通是尝试置业与餐饮经营的齐头并进,互为发展。这种做法,好像类似于产权酒店的模式,其实,汉通是欲通过餐饮业的实业投资,蓄势进入商业地产开发,进而不露声色地打造汉通产业链。汉通这一步走得很成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步,才有宁波汉通商务大厦的开发与其成功,又有海宁广隆财富中心的开发,直至目下“冬天里的一把火”——汉通投资北仑泰山地块的写字楼开发项目的定夺。
眼下,汉通宁波餐饮业红红火火,汉通中央会馆经过一年来的试营业,高端会馆式的经营模式日臻成熟,业态与定位为顾客所体认与追捧。汉通北仑开店在当地刮起了一股旋风,汉通品牌效应突显——菜肴的精致与就餐情境的别致,令北仑顾客惊艳,同业艳羡与惊愕。汉通餐饮品牌力的强势,为汉通在北仑的商业地产开发作了积极的舆论。置业与餐饮经营的共谋发展,成就着汉通的伟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