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得让人目瞪口呆!看看台湾"鹿港小镇"真实样子(图)

标签:
台湾鹿港小镇台湾台湾歌手罗大佑海峡两岸寻找一颗星思想裸体馆 |
分类: 寻找一颗星:典藏·分享 |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台湾歌手罗大佑的一曲《鹿港小镇》唱响海峡两岸,鹿港的纯朴与沧桑亦深留在大陆民众的心中。在台湾怀旧寻幽,彰化鹿港是一个绝佳的地方。古色古香的文物,出神入化的传统技艺,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传承,无不展示着鹿港曾经的风华,引人向往。
这座位于台湾中部西海岸的小镇,人口只有八万,却曾有着显赫的文化历史。“一府二鹿三艋舺”是早期台湾汉文化鼎盛发展的标竿,分别指的是台南、鹿港和台北万华,其中鹿港是当时文化与商业的港埠重镇。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一七八四年),与福建泉州晋江县的蚶江正式设口对渡后,鹿港大量汉民涌入,商船云集,店铺栉比。至道光末年的六十多年间,被称为老鹿港的“黄金岁月”。其后,浊水溪泛滥,鹿港因港口淤塞,和日据时铁路未能路经等缘由而逐渐衰微。
如今的鹿港,密集的寺庙古迹和传统建筑,足堪印证当年的盛况,而在港口和市街结构上,也保有大陆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风味,有着“繁华犹似小泉州”的美名。
穿行于鹿港的大街小巷,颇具闽南特色的建筑透着古老的文化气息。隐含防御功能的不见天街、红砖九曲巷、隘门后车,文人雅士聚会的十宜楼、读书楼,情意长留的意楼圆窗,以及随处可见的“石敢当”,古意盎然。
冬日下一片黃澄澄的油菜花田
糕餅老店
香客大樓,挺牛的
知道这是哪里吗?
廟宇廣場前
另一座天后宮
老房子很多
金香紙店
鹿港小镇的老街老房子
难得一见的四层楼木造房子
奇妙的冲突感
老房子都改建成民俗商店了...
懷念小時候的商品包裝...
晒乌鱼子
街头导览
灯笼
做灯笼的师傅
已不复多见的三轮车
景点导览
老式洋房
乞食的貓
台湾"鹿港小镇"的小吃是出了名的。台湾三大古城: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岬(台北)。
龙山鱿鱼肉羹
牛舌饼
蝦子山
最有意思的留在最后……
附上罗大佑的《鹿港小镇》,又名《台北不是我的家》。一起来回味下鹿港小镇的悠远与现代。
鹿港小镇
词曲:罗大佑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
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
想当年我离家时她一十八
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
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黄昏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告诉我的爹娘
台北不是我想像的黄金天堂
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
在梦里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镇
庙里膜拜的人们依然虔诚
岁月掩不住爹娘纯朴的笑容
梦中的姑娘依然长发迎空
再度我唱起这首歌
我的歌中和有风雨声
归不得的家园鹿港的小镇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繁荣的都市过渡的小镇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
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
子子孙孙永宝用世世代代传香火
啊——鹿港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