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呈现与历史文化的矛盾:专家学者复古几时休?

标签:
红楼梦江宁织造府南京耗资超七亿曹雪芹思想裸体馆寻找一颗星文化 |
分类: 寻找一颗星:文化与访谈 |

专家学者复古几时休?又闻“南京耗资超七亿再造红楼梦江宁织造府”
文\寻找一颗星
元旦期间,耗时三年、耗资超过7亿,由两院院士吴良镛设计的江宁织造府再造工程拆除外部围挡,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红楼梦》中景”撩开面纱,露出全貌
在《新闻晨报》上看到“南京耗资超七亿再造红楼梦江宁织造府”的有关报道,我就冷不防想起了2006年10月“浙江横店拟筹资200亿重建圆明园”引发的热议……中国人难道真的就这么喜欢复古,把历史的灰记用高科技、用重金在21世纪再辉煌呈现?
说起江宁织造府,人们会联想到《红楼梦》。作为清代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江宁织造府历史比《红楼梦》更为悠久。据史料记载,从清初顺治二年,也就是1654年起,至光绪年间被废止,江宁织造府存在了262年。
这里还曾是清朝皇帝的行宫。康熙6次南巡,5次入住此地,乾隆南巡在这里住了6次。不过,真正让这座织府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1711年文学巨匠曹雪芹的诞生。
曹家的命运从开始就与江宁织造府密不可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以此为原型。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被康熙从北京派遣到南京任江宁织造,以后历经祖父、伯父、父辈,先后达65年。太平天国时期,江宁织造府被战火损毁殆尽。
1984年,南京的考古专家在大行宫小学的东南角地下发现了完整的假山和太湖石,还出土了一些色织染料,有“大清雍正年制”字样的残瓷碗底等文物,后经专家论证,这里就是江宁织造府遗址,不过,遗址上已一片空白,并未再出土什么珍贵文物。关于这座著名织府的繁华胜景,后人只能从《红楼梦》的描述中体味。
就因为一部《红楼梦》、就因为曹雪芹就要耗资超七亿再造红楼梦江宁织造府,把它立体呈现?我是极不赞同的,因为历史是不可复制的。堂皇也好,破败也罢,那些都属于历史。当今存在历史建筑的修缮可行,那是历史的见证。而历史的见证分为两种,实物见证与记载见证,那些已经失去的属于记载见证。
江宁织造府有了《红楼梦》这部传世名著的记载,就是没有复建也能流传千古。退一万步说,就算南京耗资超七亿再造了红楼梦江宁织造府,那也不是当时的建筑材料、建筑艺术,这有损历史上的江宁织造府。就犹如赵州桥只有一座、茅以升只有一个。用现在的技术造历史的房子,那韵味可就没了……
关于“再造”一个江宁织造府的设想,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在1958年就曾提及,这个再造工程立项是在2002年,工程设计的重任落到了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身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江宁织造府宛若一个都市“盆景”。从南望北建筑叠叠高起,如同一幅山水画,而从北望南,则只见最高处的楝亭。如果身处府内,朝北、东、西三面均不见现代高楼。江宁织造府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6万平方米,其中地面建筑4层,但重头戏在地下两层的江宁织造府、曹雪芹纪念馆、红楼梦文学史料馆和云锦博物馆。
真有有必要如此吗?中国的学者专家们复古情怀几时休?难道他们不知道有些东西只有在历史长河里才能发光、才能回味?有人说,复建是为了弘扬红楼文化。在我看来,那是屁话。文化的传承在于文化的精髓,如果精髓丢了,那文化的躯壳还有什么价值可言?
2006年10月,“浙江横店拟筹资200亿重建圆明园”引发的热议,也是如此。148年前的此时,英法联军洗劫之后放下的熊熊烈火正在圆明园内日夜燃烧。一把大火将这个曾经承载康乾盛世政治、文化和艺术理想的旷世杰作烧成了一片废墟,留下的只是触目惊心的断壁残垣和国人心头挥之不去的伤痛。在我看来圆明园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历史象征意义,这点多余它的富丽堂皇。
圆明园寄托着中国人特殊而复杂的感情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历时一个多世纪基本建成。它汇聚了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园林景观、建筑和部分西洋建筑的精华,是中国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和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此外,那里还陈列着全中国罕见的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
860年10月6日,于天津登陆的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并于10天后在指挥官的命令下开始抢劫和毁损园内珍藏的各种珍宝。疯狂抢劫之后,还不满足的英法联军决意焚毁圆明园,以求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迫其就范。17、18日,几千名侵略者开始在圆明园内四处点火。经过三天三夜的燃烧,这一座经营了
150多年,综合中西方建筑艺术成就,聚集了古今艺术珍品和历代图书典籍、世界上少有的壮丽宫殿和园林,在惨遭侵略军大肆抢掠和焚烧后化为乌有。
对中国人而言,毁在英法联军铁蹄之下的圆明园不仅仅只是代表中国高超建筑工艺的经典皇家园林的精髓,更是国人耻辱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圆明园的复建并不能提升国人的自豪感和骄傲。圆明园的最佳状态是“保持它一片废墟的历史风貌”。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涂抹历史同样意味着背叛。无论新建“圆明园”多么气势恢弘,都将是一个以国人没齿难忘的历史屈辱为卖点的“游乐场”。
无论是“南京耗资超七亿再造红楼梦江宁织造府”还是两年前的“浙江横店拟筹资200亿重建圆明园”,重建的只是建筑的躯壳,而建筑的精髓却因为复建而永远沉睡在历史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