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又降息了,这是年内的第四次。
11月26日股市收盘之后,央行降息的消息出现在各大财经网站的首页上。央行决定: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与降息消息一同出现的,还有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五率联动、三月内四次降息,并且此次的降息改变以往那种每次降0.27个百分点的传统做法,无论是其力度,还是在市场中所造成的震憾,都是历次所罕见的。事实上,如此的降息方式,在历史上亦属罕见。
降息的消息公布后,诸多业内人士都给予了正面并且是积极的评价。利好经济、利好股市的观点不在少数,当然其中亦有持不同意见的。这些均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如果此次降降息真的是特大利好,那么股指将有望摆脱此前的牛皮态势,并进而走出突破的走势来。
然而,事实却好象给市场开了回玩笑。11月27日,沪深大盘均高开。其中,上证指数以上涨114.81点的2012.69点开盘,开盘涨幅高达6.05%;深成指以上涨389.5点的6923.37点开盘,开盘涨幅亦达到5.96%。如此高的涨幅,无疑是降息的影响。但是,全天股指的走势却令人不敢“恭维”。最终,上证指数上涨不到20点,深成指上涨不到150点,并且,沪深股指均收出一根放量的大阴线。这样的事实也就意味着,趁机大举出货的投资者(包括中小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或大小非等)不在少数。而从股指的走势看,有了这么一根大阴棒,后市无疑堪忧。
罕见降息,市场仅仅只在开盘时予以回应,其实并没什么意外的。而央行的“三月四降”亦说明,当前的经济形势已经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局面。在当前的A股市场中,除了大小非、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于股市的走势会产生重大影响之外,国内经济基本面(主要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自11月10日后的股指强劲反弹,最终遭遇到11月18日暴跌的狙击。以基金、保险资金、QFII为主的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巨额净流出已不是什么新闻。而且,上市公司关于大小非的减持公告亦是不绝于耳。这些市场的中坚力量不看好后市,也导致前期游资主导的反弹行情不可能持续。因此,对于11月27日两地股指均收出大阴棒不应感到意外。
毫无疑问,股市需要稳定,但目前的股市是否处于筑底阶段则谁也不敢轻易下结论。而1664点能否成为“世纪大底”,相信同样没有人能够妄下断言。比如,中金公司的相关人员就认为,明年股指还存在20%的下跌空间。
1664点成为“世纪大底”,相信是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愿望。但在这方面,监管层并非没有作为。一来可以通过积极的货币政策减轻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通过降息减轻上市公司的财务负担,并间接地提升其业绩水平;二来可以通过控制大小非的减持来减轻其对市场所造成的巨大压力。实际上,近期海通证券大小非的疯狂抛售足以证明大小非的“肆虐”及风险。
降息对于股市是利好,只是此利好几乎被销于无形,至少在目前就是如此。如果说金融危机的影响无法直接抑制,但对于大小非,监管层却能够采取更多的措施。否则,大小非的阴霾不除,要想股市走好,还真的有点勉为其难,罕见降息的利好,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的“风景”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