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常时期国资股东不应随意减持

(2008-10-17 08:27:24)
标签:

财经

理财

国有股东

耀华集团

a股市场

股票

                       2008-10-17《每日经济新闻》

 

    当前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保持稳定。

 

    日前闭幕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四个稳定”,即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

会大局稳定。其中,保持资本市场稳定在此次会议中被提出,因此格外引人关注。

 

    自去年10月份以来的股市暴跌,以及由此导致的损失无需多言。并且,由于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经波及到全球,而国内亦不例外。近期,因境外股市的大跌,A股市场同样未能幸免。也正因为如此,从9月18日监管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开始,其后的维稳措施可谓鱼贯而出。

 

    尽管如此,在经过短暂的“井喷”之后,A股市场的弱势仍然难改。最突出的表现则是,跟跌不跟涨。全球股市一片涨声,A股踌躇不前;而一旦境外市场出现大跌,则同样以大跌回应。

 

    近期相关救市措施的出台,无论是其力度,还是涉及面上,都与今年四月份的纠偏式救市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问题在于,市场信心的恢复却并非是朝夕之事。此次救市以来,保险资金持续的净卖出,基金亦是犹如打“游击战”般的快进快出,从中也凸显出大机构、大资金对于当前行情的谨慎。

 

    显然,股市维稳重在提升投资者的信心,但维稳决非仅仅只是监管部门的份内事。市场中的各参与者,包括险资、基金、社保、券商以及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等均是其中的一员。特别是对于国有股东而言,由于目前国有股所占的比重较大,在股市维稳方面更是责无旁贷。

 

    如果说民营企业由于其特殊性,其大股东的减持行为目前监管部门还无法做到严格控制的话,那么,对于国有股股东则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市场上却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ST耀华15日的公告显示,控股股东耀华集团于10月13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减持2700万股公司无限售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4.84%。并且,耀华集团的本次减持,获得了国资委的批准。耀华集团成为自《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7月1日实施以来,首家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超标”减持的国有股东。

 

    事实上,耀华集团首批所持ST耀华5%股份去年8月3日解禁后,至2007年8月6日,即通过上证所系统套现了557.3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额的1%。在其后的半个多月时间内又抛售了3.19%,累计已抛售4.19%。加上此次减持的4.84%,耀华集团已减持股份总额9.03%。

 

    一家国有股东在短短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内减持9.03%的股份,这不是个小数目。不管此次耀华集团减持的2700万股股份是由战略投资者接手也好,还是通过“过桥”的方式曲线减持也好,其影响无疑都是负面的。退一步讲,既然耀华集团能够大量减持国有股份,那其他的国有股东是否也能步其后尘呢?

 

    奥运之前,股市维稳成为重头戏。结果是维而不稳,除了众多因素之外,大小非的减持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若非此前的三大利好救市,在境外市场一片暴跌中,很难想像A股市场目前会是什么样子。即使是后来的救市措施频出,国内证券市场还是没有走出阴霾,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此一铁的事实,要求市场各参与方步调一致地保持股市稳定,绝对不应该出现像耀华集团这样类似的减持举措。在非常时期,国有股东更要作出表率,更要为市场的稳定作出贡献。

 

    http://www.nbd.com.cn/_NewShow.aspx?D_ID=1281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