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曹中铭
曹中铭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8,417
  • 关注人气:8,8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股东增持松绑释放出强烈信号

(2008-10-06 08:03:01)
标签:

股票

    市场的激情释放之后如何演绎?相信这是许多投资者都关心的问题。

 

   前有国有股减持暂停的“6·24”之鉴,后有今年上半年降低印花税政策的“3·24”行情重蹈覆辙。“9·18”的三大利好救市,如果真的仅仅只是“救一把”,那么,不仅股指的下行趋势无法扭转,市场刚刚恢复的一点信心也会消融于其中。

 

    “井喷”之后的短暂回调,不值得大惊小怪。重要的是,监管层应该出台后续利好措施。中国石油、中国联通控股股东的大幅增持,以及中央汇金公司的刚性出手,对于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不容置疑。但是,央企的增持行为,同样也会受制于相关规定。

 

    根据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的规定,相关股东在三季报披露前30日内不得增持上市公司股份。那么,即使上市公司在10月最后一天公布三季报,整个10月份其相关股东同样无法进行增持,也就意味着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行为将不得不暂停。

 

    正是由于预估到此事实可能产生的连锁效应,9月24日晚,沪深交易所发布了对《指引》修改的通知,其中第七条上市公司相关股东在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不得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条款被修改为“在公告前10日内不得增持”。

 

    目前央企上市公司几乎全部集中于沪市,而上证指数在沪深两市中又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客观上,央企能否继续增持,毫无疑问具有标杆性作用。而一旦央企的增持停止,波及到整个市场将是不争的事实。

 

    沪深交易所对《指引》的修改,本质上是对大股东增持行为的松绑,更是向市场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3·24”救市行情的昙花一现,除了证券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左右之外,与单一的救市举措“独木不成林”不无关系。

 

    “3·24”行情的悲剧不应再出现,也绝对不应该被重演。在股指不到一年时间暴跌70%,市场付出了近19万亿的市值缩水代价之后,人心思涨,市场更需要一场真正的“革命”。三大利好的出台,可谓是众望所归,尽管来得晚了点,但毕竟该来的还是来了。

 

    事实上,在上周五与本周一的大幅上涨之后,市场一度陷入了彷徨。中国石油、中国联通以及汇金公司的增持行为,更多的还带有“个性”特征,并且此前还受到《指引》未修改的制约。更重要的,市场对于监管层是否会连续出台措施还心存疑虑。但随着大股东增持的松绑,一切似乎已经迎刃而解了。

 

    近一周来沪深市场成交量的大幅猛增表明,场内场外资金正被逐渐激活。显然,这是市场出现的积极现象。如何将这一积极现象化为市场上升的动力与持股的信心,如何让市场走出此前的困境,考验着监管层的智慧。

 

    临时抱佛脚式的救市,尽管可能会产生短暂的辉煌,但对于市场的长远发展却无裨益。而且,我们还为之付出过沉重的代价,教训不能说不深刻。立足于长远,更要立足于未来,从基础性制度建设、上市公司治理、市场利益再分配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根除市场弊端,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才是真正的救市之道。

 

    从此次沪深交易所松绑大股东的增持行为来看,监管层的三大利好不会是权宜之计。在其释放出积极的政策信号的同时,更多的利好措施当然值得期待。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对于后市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