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暴利到巨亏 基金该反思什么?

(2008-09-01 08:01:05)
标签:

基金

管理费

净收益

价值投资

股票

    基金公司2008年半年报披露工作已经结束,从相关数据看,基金的业绩乏善可陈。

 

    来自天相的统计数据显示,所有披露半年报的基金本期利润总计为负的10821.87亿,这其中包含了账面浮亏。除了货币基金,其他各类型基金上半年本期利润均为亏损期末所有基金可供分配净收益降至1205.38亿。

 

    从去年全年盈利过万亿,到今年半年时间巨亏过万亿,基金确实给投资者冰火两重天的感觉。而且,由于期末可供分配的净收益降至千余亿元,很显然,基金的分红能力已经大打折扣。尽管偏股型基金因前两年盈利可观可供分配的净收益仍为正数,但是,对于那些目前的净值低于面值的基金而言,要想分红恐怕也得等其净值升到面值才有可能。

 

    前两年基金创造的财富效果仍然记忆犹新,重仓蓝筹与权重股的基金赚得盆满钵满。虽然去年上半年因为低价股与题材股的疯狂,导致基金遭遇了少有的集体郁闷,但是,监管层的一声“半夜鸡叫”,事实上为基金重夺市场话语权奠定了基础。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去年下半年蓝筹股与权重股的大幅飙升,不仅吹大了市场的泡沫,也无形中放大了市场的风险。

 

    基金巨额亏损,买单者却是基民,亦即基民在承担着损失,与基金几乎不相关。而与之对应的是,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并未与基民的财富一样出现缩水,相反还呈现出大幅增收的状况。截至6月30日,59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合计计提基金管理费达18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2倍。与去年同期相比,除1家基金公司管理费出现下降外,其余58家基金公司管理费都有所上涨,涨幅在1倍以下到34倍之间。

 

    股市暴跌,基民损失惨重,基金公司因为旱涝保收同样成为其中的大赢家。如此格局,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基金公司提取管理费的争论。基金不能为投资者带来回报,却只知道以扩张的模式创收,已经打破了市场的公平原则。

 

    客观上,自去年10月份以来股指的大幅下挫,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市场整体估值过高的因素,有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亦有国内CPI居高不下以及货币紧缩政策的原因,当然,上市公司业绩增速趋缓也不容忽视。即使如此,基金从曾经制造财富效应到如今的巨额亏损,还是值得深思的。

 

    其一,此轮牛市行情启动以来,特别是在去年的下半年,基金的高举高打早就将其奉行的价值投资理念抛到了九霄云外。当价值投资成为基金进行投资的一块“遮羞布”,当基金投资纷纷演绎着“拼命骑马,直到它汗流浃背”时,本质上已将整个市场置于高风险的境地。因此,如果说宏观面上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市场的暴跌,那么基金的疯狂行为同样难辞其咎,也为基金净值大幅下跌并最终出现亏损埋下了伏笔。

 

    其二,5000点之上大幅加仓,而在3500点甚至3000点之下大幅减仓,是造成基金巨亏的另一个原因。投资股票讲求“高抛低吸”,这样才能获利,而基金却反其道而行之,以“低抛高吸”的投资方式进行投资,不产生亏损那才叫不正常。而且,基金在股指逐渐走弱过程中的大肆砸盘行为,本身就不是什么负责的表现。不仅是对整个市场不负责,更是对其持有人的不负责。基民持有这样的基金,能不亏损吗?

 

    因此,基金公司绝对不应该以靠规模的扩张来获取盈利,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其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从整个市场以及持有人的角度出发,真正要做到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而不是短视的趋势投资。另外,笔者建议,基金的管理费提取应该与其业绩挂钩,不能再像目前这样“吃大锅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