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曹中铭
曹中铭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8,417
  • 关注人气:8,8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步入新估值时代

(2008-08-11 07:09:20)
标签:

身边的奥运

证券

财经

a股市场

估值

美国

股票

                        2008-08-08《每日经济新闻》

 

    形式上的维稳当然不可能收到积极的效果,但要说没有丝毫的效果显然也有失偏颇,至少,投资者能够意识到监管层不希望市场出现暴跌。

 

    近期的维稳声音可谓不绝于耳,新华社罕见地七论股市,继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力挺之后,日前再次刊发维稳文章,而证监会的相关负责人亦是纷纷发表谈话进行维稳。但股市却在一种无奈的状态下波澜不惊,投资者人气的严重不足,更多地折射出市场信心的恢复还有待时日。

 

    前两年的暴涨与自去年10月份以来的暴跌,也印证了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的一句话:凡是一个经历过泡沫的股市,在出现市场纠正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反向泡沫。上涨时超过合理价值的幅度越大,泡沫持续时间越长,回落时就跌得越深,筑底的时间就越长。毫无疑问,A股已经产生了反向泡沫,沪深300平均市盈率低于美国标准普尔500近五十年来的平均市盈率就是最好的证明。

 

    股指暴跌,有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有高通胀与货币政策紧缩的因素,也有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放缓的原因,恐怕更与大小非的解禁不无关系。但来自中登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至今年6月底,累计减持的股份只占解禁股份的29.67%,并且6月份减持的股票市值占两市交易量的比重不足1%,因此大小非的减持被解读为不是股指暴跌的“罪魁祸首”,亦不是下跌的主要原因。

 

    然而也必须看到,从2006年6月至去年底,并不是限售股解禁高峰期,真正的高峰期在2008年至2010年。而且由于股指暴跌导致股价大幅缩水,诸多大小非并没有抛售的冲动,一旦股价出现大幅上涨,众多大小非的减持当在意料之中。更重要的是,大小非犹如一把悬在市场上方的“达摩克利期之剑”,其潜在的无形压力与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不言而喻。

 

    从股改的启动到三一重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A股市场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实际上,全流通的到来,也预示着A股也步入了新估值时代。当市场曾经徜徉于价值重估甚至后来的资产重估的时候,本质上那是一个从价值回归到制造泡沫的过程。并且,由于限售股不能流通,亦导致整个市场泡沫横飞,从而也放大了市场的风险。

 

    全流通才是衡量A股估值的一把“标尺”。股价估值过高会引发大小非的减持,并进而波及到其上涨的动力;股价估值过低,产业资本定然不会答应,必将入市承接筹码。A股市场虽然还处于“新兴加转轨”的阶段,却无法撼动这一规律。因此,近期维稳的声音不断,市场却无动于衷,正是这一规律发挥作用的体现。如果在以往,要是没有大小非因素的制约,如此的维稳态势,市场早就闹翻天了。

 

    事实上,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A股还要“熊”两到三年,主要是考虑到大小非的影响,在这一切的背后,其实就是全流通的因素在作祟。毕竟随着全流通的实现与股票供给量的增加,股价无法摆脱重新“洗牌”的命运,亦即市场估值需要重新定位。

 

    相对而言,境外成熟市场的平均估值水平低于A股市场,无论是从新股的发行市盈率上看,还是以挂牌后的股价来衡量都是如此。但A股市场目前特殊的历史阶段,以及国内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当然允许A股市场有一定的估值溢价。然而,大小非却是市场不得不过的一道坎。跨越了这道坎,A股市场的发展才算走上了正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监管层如果真的欲救市,必须出台更具操作性的规范大小非减持的措施来。即使不能禁止大小非的减持,也应该将其负面效应降至最低限度。

 

    http://www.nbd.com.cn/_NewShow.aspx?D_ID=11854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