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毅中“怒斥”何时休?

(2006-12-08 01:05:00)
  矿难!矿难!接连发生的矿难让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再一次被震怒了。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暨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李毅中强调:“11月25号、26号,两天之内连续发生三起特大煤矿事故,性质十分恶劣,后果严重,教训深刻。”

  人命关天,后果当然严重。11月25日,黑龙江鸡西市远华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21人 死亡,6人下落不明;同一天,云南省富源县昌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32人死亡;11月26日,山西临汾市芦苇滩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24人死亡。短短两天,77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留给他们家人的将是惨痛的记忆和无限的悲伤。

  近几年,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与之相对应的,是矿难事故的数量也大幅上涨,死亡人数急剧上升。特别是那些黑心的矿主,将矿工的生命安全视同儿戏,安全设施不到位,发生问题整改不力,或无证开采,或违规开采,或明知有风险抱着侥幸心理,结果酿成惨剧。那些带血的乌金,无不飘荡着一个个无辜的阴灵。

  李毅中的怒斥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只是其怒斥的效果与威力在一次次地“打折”。矿难照样发生,违规开采照样进行,那些黑心的矿主照样在大把大把地数着带血的钞票。国家及地方安监管理部门反而“蜕变”成“救火队员”,从一个矿难发生地赶到另一个事故发生地。但是,仅仅靠安监管理部门的到处“救火”显然是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的。

  云南省富源县昌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后,作为曲靖市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市长王喜良和富源县县委书记宁德刚在各自讲话中称,富源矿难性质恶劣、影响极坏,带来的教训十分惨痛。两人均承认对安全生产监管不力、对矿难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在会议上作公开检讨,并鞠躬道歉。其实,这样作秀式的走过场,在全国还有很多很多,但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呢?造成32人死亡的重特大事故,难道作个检讨道个歉就一了百了?作为主要领导,他们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渎职?是失职?还是……

  矿难频频发生,正如李毅中所言“教训深刻”,毕竟都是些无辜的生命,毕竟有的矿难本不该发生。而问题在于,为什么有的地方政府等到矿难发生后才来总结经验?为什么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后才认识到“教训深刻”?如果当初这些地方政府能履行起应有的职责,如果能早一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强监管,或许结果会是两样。

  但是,没有如果!

  显然,光靠李毅中一个人的“怒斥”已经起不到作用了。官商勾结、官煤勾结并不是仅仅“怒斥”一次或几次就能绝迹的。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才是许多人的目的所在。地方官员为捞政绩而为自己的政治资本“铆足”筹码,没有GDP作支撑,无异于一句空话。于是我们看到,在煤矿成为某些地方支柱产业的背景下,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正因如此,重政绩轻安全,重产出轻投入,重利益轻矿难,才会在某些地方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与此同时,地方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也难辞共咎。一些违规的矿井、一些本不应该发放证件的矿井居然也能证照齐全,“合法开采”,个中缘由无需多言。那些利令智昏的监管者,其做人的良心早已泯灭,唯有其个人的利益才是至高无上的。因此,对于目前的矿难频发,其实不应该感到大惊小怪。

  事实上,作为地方政府的责任人员,作为那些监管者来说,不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与图财害命并没有什么两样。仅仅靠高层发几个文件,开几次会议,是于事无补的。不将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与矿难真正挂上钩,不将那些黑心的矿主罚他个家破人亡,不将那些幕后的利益攸关者绳之以法,矿难还会继续发生,李毅中也许还会继续的“怒斥”下去。

  不信,咱们走着瞧!

  本文链接 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12-07/00000183522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