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信运营商it |
分类: 中国通信业 |
为运营商量收失衡“破题”“支招”
#电信运营商#
一、破题
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原因是,目前运营商的流量经营方式大部分还是以粗放型为主,即将网络资源以简单的定价方式“批发”给用户,如80元包1GB流量,100元包2GB流量等。这既没有考虑到不同用户对运营商业务不同价值的考量,也没有考虑到运营商不同业务对不同用户的价值需求。,更没考虑到运营商的流量应该“流”给谁、怎样“流”、哪些人“流”什么以及何时、何地“流”。
二、案例
不久前,联通已与搜狐视频达成合作,联通用户无论通过手机浏览器还是移动客户端观看搜狐视频的影视内容,都可以实现每月15元流量包月。此外,联通还与豆瓣、虾米音乐等进行了合作,推出了不同类型的套餐。通过细化流量收费,把网络资源以更合理、更有效率的方式提供给客户,或是运营商提升流量价值的重要手段。
三、支招
1.精细化运营:改变过去”粗放流量经营“成定人、定向、定时“精细流量经营”。基于数据深挖,按不同用户对象、不同业务产品甚至不同消费方式进行分人、分事、分级运营。
2.流量产品化:解构流量经营中的“流”字,哪些用户要“流”、”流“什么、“流”给谁以及怎样“流”和怎样计算”流“。将独家的、版权的、商业的等有价值的信息”流“产品化。
3.管道变商道:运营商的营业网点已经渗透到镇、乡、村一级,又有健全的电子渠道系统,如全网基层一线能对线下资源进行整合,那么,“流”向手机终端的将不再是天气信息和社会新闻,而是农村土特产产品信息、城市旅游产品信息、公司商品信息、在线培训课堂。
流量一旦产品化和价值化,流量经营便走向“信息经营”和“商业经营”,运营商的“管道”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