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阿胶系列负面消息
(2012-10-29 16:15:4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负面 |
(记者也不见得神通广大,应该是自己想买东阿阿胶所以去调查吧?东阿的市场价格今年确实是比较混乱,不知是假货横行还是渠道库存问题抑或是监管不力,反正是事实。至于食品、保健品、药品等在中国人中谁在乎?你以为是药品就一定有效就使人信服啊?五千年的文明就是药食同源,食品宣传成保健品不会影响使用人群,关键还是看功效。该文作者也是一个纠结于驴皮的人,应该是初识东阿阿胶,殊不知驴皮并不是最重要的。福胶的数据谁都知道是作假,竟然贼喊做贼了,有意思。早在几年前华东华北一带的就不再是养驴重地,还调查个啥?拿着本老皇历还如获至宝使劲翻,可笑。从2009年到现在股民前赴后继地研究驴皮、阿胶市场占有率、定价等,三年多了新来的还是继续从头研究、质疑这些老问题,一点新意也没有。而阿胶产品销量这些年很稳定地增长,太多人去调研,年年重复的质问把阿胶自己都搞浮躁了。老实说,东阿阿胶的价值和驴皮之间有屁的关系。)
##################################################################################################
新快报记者 庞倩影 见习记者 柯强
掌握90%以上的驴皮资源,阿胶年产量占全国75%以上,出口量占全国90%以上,有较大定价权……近几日,关于东阿阿胶的消息热度不减,究竟其拥有多少驴皮资源,阿胶的年产量究竟是多少,至今是个谜。
在谜题未解之际,有媒体实地探访东阿阿胶,结果“养驴基地鲜见驴”,并查出东阿阿胶其实并没有兑现对养殖户的承诺,存在失约的“回收合同”。新快报记者昨日联系相关人士,证实上述消息属实。而从阿胶同行的数据来看,东阿阿胶或许连阿胶市场的50%占比都没有。
新快报《赚钱》在10月23日和10月24日曾连续报道了“阿胶广州终端价格混乱,同产品不同渠道价差132元”、“东阿阿胶3年9次提价桃花姬食品当保健品卖”等新闻,并就东阿阿胶的产量及驴皮资源等问题向公司提出采访要求,但直到本次截稿,仍未得到东阿阿胶方面正面清晰的回复。
市场份额疑有水分
众所周知,在阿胶行业,谁掌控了驴皮,谁就拥有更多市场话语权。而支撑东阿阿胶三年间提阿胶块价格135%的一大因素,便是驴皮资源优势。
虽然目前不管是官方还是第三方组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来解答到底中国有多少驴皮,各家公司又掌握了多少驴皮资源,但多家券商在近年都在帮东阿阿胶吹风,称该公司具有垄断优势。而伴随着东阿阿胶的涨价不断,记者在包括电视荧屏等在内的公共媒体上,也几乎处处可见东阿阿胶的身影、声音。从东阿阿胶2011年财报上看,其全年广告费为1.19亿元。
不过,在一片繁荣背后,其竞争对手福胶却曾向媒体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11年,阿胶块市场总销量近6000吨,福胶销量2300吨,东阿阿胶1400吨,剩余份额被其他阿胶企业瓜分。“2010年,两家相加还占不到总量的50%。”竞争对手一语点出东阿阿胶的优势或是噱头。
昨日新快报记者咨询阿胶行业的资深人士时,他也表示,在2010年时,山东政府方面曾有消息称,东阿阿胶与福胶两大企业的阿胶产量其实不足山东省全部产量的50%,而且当时还包括食品阿胶,此后因食品阿胶容易造假,所以市面上仅剩药品阿胶,但从这一侧面也可知东阿阿胶的产量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大。
养殖基地空荡荡
在市场上对于阿胶产量数据的准确性尚在激烈争吵之时,《新金融观察》记者于10月中旬亲身前往东阿阿胶位于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的原料基地,发现东阿阿胶因没有兑现当初对于养殖户的承诺而导致实际加工数量大大低于计划的情况。2008年3月,东阿阿胶与内蒙古健元鹿业集团(以下简称健元鹿业)合资成立天龙食品,宣称要建设一条年肉驴屠宰加工10万头的生产线,进行驴奶、驴骨、驴血等深加工研发,驴皮则达10万张。在当时媒体公开报道中称,这意味着“东阿阿胶第九个原料基地宣告成立”。
但媒体记者实地探访得知,上述整个厂区现在很萧条,投资建设4年多后,实际毛驴养殖数量及养殖模式等,都与东阿阿胶对外宣传的颇有出入。“(整个屠宰车间)一年的屠宰量在5000头到6000头之间。”天龙食品办公室一工作人员介绍,东阿阿胶在当地养驴数量很少,同时,巴林左旗的养驴数量也在逐步减少。
据看守大门的工作人员表示,该基地乌驴数量最多的时候是80余头,但现在就20来头驴。上述媒体记者还在基地看到,十几头驴集中在一个驴圈里,其他驴圈里空荡荡的。
合作项目一度停产
除了自身的基地萧条外,在当地,东阿阿胶宣传推广的“合作社”养殖模式也备受质疑。
记者获得一份当年东阿阿胶在当地的“养乌驴更赚钱”的宣传材料,内容显示:“我公司常年大量收购乌驴,收购价格在同等条件下,比其他品种驴可高出100元至200元。”,并称“乌驴是熬制极品阿胶的上等原料,因而市场售价比其他品种驴高。以目前毛驴市场价,比当地驴每头增收500元至600元”。
但事实上,养殖户并没有得到东阿阿胶承诺的补贴,甚至有养殖户称,“没有账可算,几年下来,就是多了一头驴崽。”这些养殖户因为至今也没有等到东阿阿胶的高价回收承诺,所以每年不得已将驴卖给了市场上的驴经纪人。
巴林左旗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还表示,东阿阿胶在当地收购的驴数量很少,价格也不高,甚至低于当地市场价格,当地养殖户基本上通过驴经纪人,来卖个相对合算的价格。
此外,东阿阿胶与当地政府的合作也搁浅了。根据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提供的资料表明,2008年8月,当地政府投资120万元,东阿阿胶投资80万元,合资成立内蒙古巴林左旗东阿阿胶扶贫基金会,专门用于扶持肉驴产业发展。当地政府还投资160万元,在上京工业集中区建成占地26亩的乌驴繁育场。“这几个项目曾处于停产状态,量很少。”据巴林左旗宣传部外宣办工作人员介绍,上述项目都安置在东阿阿胶乌驴繁育基地。
全国而言,东阿阿胶到底有多少头属于自己的驴?10月17日,记者就此致函东阿阿胶,但直到发稿前,没有得到回复。
公开资料表明,目前,东阿阿胶原料基地主要在新疆和田、内蒙古赤峰、甘肃定西、辽宁阜新、山东无棣等。东阿阿胶副总经理李世忠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公司已先后投资2亿多元,在山东、内蒙古等地建立了标准化养驴示范基地,成为阿胶行业内唯一一个在做养驴基地建设的企业。到了2020年,东阿阿胶计划在国内建设20个养殖基地,保障原料的稳定供应。
记者多方调查获悉,在山东最大的养驴大县——无棣县,东阿阿胶也面临着种驴减少的处境。接近东阿阿胶的人士解释,东阿阿胶养驴基地基本以合作社模式建立,驴的所有权属于农民,公司把驴作为一种商品购买。东阿阿胶董事长秦玉峰此前公开表示,东阿阿胶目前只有100头左右的种公驴属于公司,因此在生物性资产一项是没有记载的。
但这一说法也不被业内认可。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坦言,仅从公开数据显示,东阿阿胶基地养殖及合作社模式中,养殖毛驴数量与其宣传有着一定出入,而从相关数据分析,东阿阿胶80%的驴皮从其他渠道收购而来,意味着其对驴皮数量的控制相对松散,更多的是,未来原料市场存在着不确定性。
以团结村为例,东阿阿胶与养殖户采取的也是合作社模式,但以现在境况看来,养殖户的驴与东阿阿胶已没有太大关系。
“(东阿阿胶)宣传的相关数据让人一时难以看懂。”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在整个阿胶市场上,毕竟还有福胶集团、宏济堂等阿胶企业在争夺驴皮市场,而且异常激烈。作为东阿阿胶最大的竞争对手,福胶集团2011年销售收入为10亿元,2012年计划销售达到13亿元。同时,还在扩建4000吨阿胶项目,计划年内投产。
看来,下一步,东阿阿胶面临的不仅仅是更加激烈的“驴皮争夺战”。 (新金融观察)
东阿阿胶旗下与养驴、驴皮生产相关的控股子公司(来自公司今年的半年报)
子公司全称 注册地 业务性质 注册资本(万元)经营范围 持股比例(% )
新疆岳普湖天龙食品有限公司 新疆岳普湖 畜产品加工 320 畜产品生产、加工 100%
山东东阿天龙食品有限公司 山东东阿县 畜产品加工 500 畜产品生产、加工 100%
内蒙古天龙食品有限公司 内蒙古赤峰 畜产品加工 600 畜产品生产、加工 75%
山东无棣天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无棣县 畜牧养殖 495.60 畜牧养殖 91.01%
东阿阿胶伊犁龙兴畜产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伊宁市 畜牧养殖 60 畜牧养殖 100%
东阿阿胶阜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辽宁阜新镇 畜牧养殖 600 畜牧养殖 63.33%
东阿阿胶高台天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甘肃高台县 畜牧养殖 50 畜牧养殖 100%
#################################################################################################
公司称“桃花姬阿胶糕”
不是保健品属食品范畴
2007年,东阿阿胶推出了桃花姬阿胶糕,其主打“方便、即食”的特点,以阿胶制成品的形式推出。不过,公司的这款高端产品,近日却惹上了麻烦。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公司将桃花姬阿胶糕这一普通食品,称之为保健食品在进行销售。“这不是虚假宣传吗,看来公司股价要遭遇波折了。”昨日,在东阿阿胶的股吧里,有投资者这样抱怨道。
为此,记者昨日致电东阿阿胶投资者办公室,询问“桃花姬阿胶糕”是否属于保健品一事。对此,公司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在桃花姬阿胶糕产品的包装号上,公司都有明确标注,其属于食品,并不是保健品。对于外界的质疑,公司工作人员也显得很无奈,“我们也已经听说了有销售人员将该款产品当作保健品进行销售,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定位和标注都是符合相关规定,所以相信这次事件对于公司的业绩不会产生影响,对此,公司也不会发布相关澄清公告。”
东阿阿胶的工作人员还表示,桃花姬阿胶糕在公司多个产品中,占比不算少,且销售情况也相当不错。
网站宣传与产品实际不符
称其为公司保健主打产品
记者在“桃花姬阿胶糕”的外包装上也看到,产品包装盒上只标注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并没有出现保健品应有的“食健”相关标识。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在东阿阿胶的官方网站上,记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昨日,当记者打开公司官网最新动态一栏时发现,一篇由公司原创的“桃花姬阿胶糕刷新纪录”文章,在其开篇第一段便明确写道:“桃花姬阿胶糕作为公司保健品的主打产品,近期销售形势喜人”的字样。
随后,记者就公司官网发布的内容与公司产品标识不符一事,再次致电东阿阿胶投资者关系部。但对此现象,工作人员却是一头雾水,“是公司官网上的内容吗?我们不知道啊!”
昨日,国家一级营养师徐浚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桃花姬阿胶糕的配料表来看,产品的主要成分是黑芝麻、绍酒、核桃仁、冰糖等,阿胶的排列位次处于后段,因此产品中阿胶的成分并不多,“换个角度来说,所有的保健品都会出现‘食健’的许可标识,但这款产品的标识上并未出现上述字样,所以,公司官网上所谓的‘保健品’,存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