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现代汉语语法讲座系列(常见的语法错误)(第46节)

(2007-04-19 12:52:18)
分类: 教育教学

教学:现代汉语语法讲座系列常见的语法错误)(第46节)

    学习要点:熟练掌握代表性的语法错误,能够分析并指出原因。  

    句子里的语法错误是各种各样的,这里只谈常见的几种。

二、数量表达混乱

    数量的表达方式在第二节的数词部分已有较详细的说明,这里谈一谈数量表达混乱的情况。

(一)讲数量减少使用倍数说法

    A、我店处理一批皮鞋,原价十元一双,现削价一倍。

    B、我们厂生产的手扶拖拉机,原来每台成本为五千元,技术革新后,每台成本为三千五百元,产品成本降低了三倍。

    C、(去年本市发生了一百一十八起交通事故。)由于加强并改善了交通管理,广泛开展了防事故,保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今年本市交通事故只发生了五十七起,比去年同期减少了将近一倍。

    数量增加多少或减少多少,指的都是差额,而差额都要以原来的数量作为基准,因此讲到数量增加时,分数、倍数都可以用,而讲到减少时,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有的人所以会犯错误,就在于讲差额时以减少后的数量作为标准了。例A原数是十,削价一倍,现价等于零,鞋子不是白送了吗?可改为“......,现削价一半。例B原来成本为五千元,降低了三倍(5000*3=15000元)岂不是笑话!实际减少数(差额)是一千五百元,是原成本的十分之三(1500/5000=3/10)。原句可改为“......,产品成本降低了十分之三。例C应改为“......,比去年同期减少了将近一半

(二)混淆含义不同的数量表达法

    D、我系去年招收新生四十名,今年招收一百六十名,今年比去年多了四倍。E、今年蚌埠站已提前140天完成了全年集装箱运输2万吨的计划,与去年相比,提高到50%。

    F、郊区菜地面积不断减少,也是蔬菜供应紧张的一个原因。据金刚、张北、花台三个大队报告,他们原有菜地二百四十多亩,由于市城建局频频征用土地,两年来减少到八十来亩,现有菜地面积只为原来的三分之二。

    说明数量上的增减有两种表达法:一是说增减了多少;一是说增减到多少。这两种表达法所指的内容是不同的。前者是指明增减的那部分数量,后者是指明增减以后的实有数量。例D多了指净增加数,净增加一百二十名(160-40)。此句应改为“......,今年比去年多了三倍“......,今年是去年的四倍。例E既然是提前140天完成了全年计划,显然不会是提高到50%,应将删去。例F按减少到八十来亩的说法计算,现有菜地面积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按现有菜地面积只为原来的三分之二的说法计算,两年来的菜地应是减少到一百六十多亩。看来百分数是可靠的,减少到......”的说法出了毛病。应将改为

(三)滥用超过计划的百分之多少的说法

    超过计划的百分之多少这类说法是有歧义的。因为由超过带上数量宾语所形成的动宾结构本身就是一个有歧义的格式。例如 超过六个,那六个可以理解为超出的数量,如我们每人每天定二十个,小李今天超过六个。这实际是说小李今天完成了二十六个。那六个也可以理解为是被超过的数量。如定额并不高,只要求每人每天编十个筐。可是小李哪一天都完不成任务,能超过六个,就算不错了。这就是说小李每天最多只能编七、八个。

    超过计划的百分之多少实际就上述的动宾结构。假定年计划为60吨,那么年计划的百分之四 十,就是24吨。超过24吨的说法是有歧义的。

    G、一车间去年的产量超过年度计划的百分之九十,是全厂完成生产任务最好的一个车间。

    H、今年元旦,永安矿务局夺得开门红,生产原煤二千五百六十多吨,超过日产量的两倍。

    例G一车间的年度生产计划到底完成了没有?就这个句子本身无法判断。如果全厂完成计划的情况都不怎么好,那么一车间当然是大大超产了;如果全厂完成计划的情况都很好,那么一车间在全厂虽名列前茅,也还是个没有完成生产计划的车间。例H肯定是超产了。但是原定日产量多少?元旦那天的产量比原定的日产量高多少?不清楚。

    因此,这类格式使用时要谨慎。只有在不致产生歧义的情况下,才能以使用这种格式。例如煤炭工业传来捷报,今年一月份产量超过了去年十二月的百分之二十。因为前面已经说明是捷报,所以超过......百分之二十不会引起误解。不过最好还是采用超额(产)百分之多少的说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