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现代汉语语法讲座系列(常见的语法错误)(第45节)
学习要点:熟练掌握代表性的语法错误,能够分析并指出原因。
句子里的语法错误是各种各样的,这里只谈常见的几种。
一、指代不明
(一)前词语在文中没有出现,或没有说清楚而用了代词
所谓前词语是指代词所代的词语。句子里要用到除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如“你、你们、我、我们、咱们”)以外的代词时,必须先出现前词语。如果前词语在文中没有出现,或没说清楚,而运用了代词,便会造成指代不明的毛病。例如:
A、编辑同志:你们转来的信我都看了,意见提得很中肯,在此我感谢他们指出了我的疏忽之处,纠正了我的错误。
B、同志之间,特别是领导干部之间有了意见,应开诚布公地摆到桌面上来,否则,这将不利于团结,不利于工作。
C、玉芹这孩子很喜欢看小说,不管是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都爱看,进了阅览室可以坐一个上午,希望王老师从这方面对她多加指教帮助。
例A中的“他们”指谁?看来是指写信提意见的人,但文中并未交代。宜将“转来的信”改为“转来的读者来信”,使“他们”的前词语“读者”在上文出现。例B中的“这”指代没着落,完全是多余的,应删去。例C中的“这方面”指哪个方面?不清楚。按说“这方面”应该是玉芹在看小说方面的缺点或不足之处,但上文并未提到。上文应补上指明“这方面”具体内容的前词语。
(二)用相同的代词指代不同的对象
D、我刚下汽车,就你拿提包,我背行李,弄得两手空的了,看着这一切,我只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E、一九七八年,既有古巴彻底暴露于前,复有越南大暴露于后。这对难兄难弟用自己的行动表明,它们都是苏联拴在自己战车上的卒子。
F、梅厂长不知道怎样答复好,他不敢让韩云程发言,万一他说出原棉的秘密,那不是被揭穿了吗?徐总经理看出他难于对付,他知道他被于静将了军。这时候除了冒险没有第二个办法了。因为如果不让韩工程师发言,本身就暴露了其中必有问题,只有鼓励他说话,才有可能挽回这难堪的局面。他给韩工程师做好了答案......。
例D中的“我”指代不明。第一个“我”是实指,第二个“我”是虚指。整个句子可改为,“我刚下汽车,许多老同学就涌上来,这个拿提包,那个背行李,我一下了就两手空空了,看着这一切,我只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例E两个“自己”指代的对象不一致,第二个“自己”用得不恰当,全句宜改为“......表明,它们全都是拴在苏联战车上的卒子”。例F一共有七个“他”,分别交叉指代梅厂长、韩云程和徐总经理。读者读着感到费劲,要来回细细捉摸,才能搞清每个“他”之所指,指代很不明确。第二个“他”可删去,第三个“他”改用“梅厂长”,第四个“他”也宜删去,第七个“他”改用“徐总经理”。
(三)可以被看着前词语的词不止一个,而代词只有一个
G、红军行军赶到了泸定桥,守在桥东头的两个团的敌人惊恐万状,他们立即准备好木板,组织好队伍,准备强夺泸定桥。
H、西晋“八王之乱”到底是晋武帝时大封同姓诸王,建立了许多王国所造成的呢,还是晋武帝在世时安排的王位继承人及辅政大臣不得其人造成的呢?从一些历史记载看,并不是这样。
例G“他们”指代不明,读完最后一句才知道是指红军。用“战士们”替换“他们”,意思就十分清楚了。例H“这样”指代不明,到底是指前一种情况,还是指后一种情况,还是合指二者呢?读者不能获得明确的结论,只有作者自己心里明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