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园文学社成立会的发言
(2013-04-01 09:09:06)
标签:
杜鸿还是万线都靠传记载体文化 |
我想以一个作家的身份跟各位进行交流。果园文学读书社是我们最基层的一个社区文学社,所以它在组织平台、阵地建设、人才队伍以及我们文学的繁荣和文艺生态的建设等方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千针万线都靠基层。我看到云集街办和果园路社区花这么大的精力来成立这个文学读书社,我想的话第一是表示祝贺。
第二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个平台,把它作为文学创作的一个良好的载体。这个果园文学社绝对也是作家的摇篮。要想成为一名优秀作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持之以恒的坚持在文学这条路上继续跋涉。我们在座的除了茜洁年轻点,其他都是40岁以上的人,都是多年,几十年在文学路上跋涉的跋涉者者,而且是持续的对文学进行爱好,进行思考,对生活进行文学性的表达。第二个条件,这个作家必须有足够的经验和才华。那么经验有几种呢?经验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作为一个作家写作需要的经验百分之九十的是靠间接经验。我们从电视,包括我们从他人的讲述,都可获得间接经验,然而更主要的是靠读书,靠阅读来获得,所以说我觉得我们文学社再加上一个文学读书社是非常智慧的选择,非常聪明,这种定位就是我们不光是要做文学社,我们还是读书社。还有百分之5到10的经验就是直接经验,就是亲历经验,就是你自己在你的人生生活中去经历的经验,这些经验能成为你写作的引爆的导火索。有部分人经验特别曲折的,他可以写传记。作家真正依赖的经验是间接经验。光依赖经验还不行,还要发酵,还要思考,还要你的聪明和智慧,包括你的语言表达,包括你组织语言的能力,你在文学方面的才华等等。其实张永久老师他隐隐约约就提到这方面的问题,要想成为优秀的作家要有优秀的才华,才会成为优秀的作家。那么这个优秀的才华怎么样去发现?其实人人都是块璞玉,不去打磨怎么知道呢?所以我建议,我们平时爱好这个东西就大胆的去实践,去模拟,总得有段时间才知道你是不是这块料。所以说还是要坚持。
为什么说我们的文学读书社是摇篮呢?我先结合我个人来谈个体会。我从小学三年级第一次作文就是范文,在班上朗读,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是自己在瞎闯瞎闹。上初中后我进了学生会,当学生会主席,后来利用学生会干部的身份成立了乐园文学社。当时文学社就两个人。后来到了读师范的时候,我们办了个小荷文学社,我进学校就是社长,还有两个副社长,不定期的开展活动。我感觉从我本人来说,真正培养我的还是文学读书社,有个很好的平台或渠道,可以跟着这些人、朋友、文学爱好者吸取经验,吸取文学养料,这样来成长。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我想,果园文学读书社将来一定会对文化建设十分有意义,十分具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