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版画回归诗意沃土

标签:
庞大农庄袁国新第二届作品 |
分类: 羊皮书卷 |
由夷陵区文艺理论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推荐介绍,夷陵区月儿湾生态农庄定制的20幅精选夷陵版画,2013年3月9日落户月儿湾农庄,并举行了小型现场研讨会。市文联秘书长、作家杜鸿,区文联主任科员、作家林文楷,区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袁国新、美术家协会主席高新章、作家协会主席黄荣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罗家伦、孙健,画家安秉成、陈新、罗来清、《三峡晚报》记者黄善军等出席会议。
上世纪80年代,夷陵区一批作者在在高级美术师高新章的带动和辅导下,以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山村野趣的审美角度、粗中有细的刀法,向剪纸、皮影雕刻、磨崖线刻、民间刺绣借鉴技法,向峡江生活吸取灵感,创作出一批生动有趣的版画作品。屡屡在全国农民画展、工艺美术展、民间艺术展中获金银大奖,并被邀在北京、武汉举办专题展轰动美术界。夷陵区因此而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去年的“第二届全国农民画展览”和“南京六合·中国农民画研讨会”,夷陵版画《采香菇》获三等奖、《牧趣》《上梁》、《冬暖》获优秀奖,论文《试论民间特色艺术之乡的发展对经济建设的带动作用》被评为优秀论文并上台交流。《采香菇》还被用作研讨会论文集封面。
月儿湾生态农庄是兴建于宜昌市夷陵区新桥边村的农家乐经营项目,不仅有良好的区位、交通、生态条件,齐全的农家乐项目,而且高度重视文学建设,杜鸿写道:“与书屋相匹配的,就是散漫在月儿湾山庄各个房舍,每个廊道里各种风格迥异的书画作品。”“林林总总构成了又一色香味俱佳的精神大餐。”被誉为“生态真滋味,诗意慢生活”的“牧心”之地。
夷陵版画在月儿湾集中展示,正如研讨会上许多人发言所说,这是本土作品回归诗意沃土。这些作品从本土产生,不断参加展览、获奖、发表、获得好评,取得荣誉后再回到本土集中展示,意义非凡,不仅会赢得更多欣赏者,而且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创作队伍中来。为此,与会人员建议在月儿湾举办专题创作培训班,一方面以农庄生活为题材创作,另一方吸引当地有兴趣的学生或村民参加,使夷陵版画长久植根诗意沃土。月儿湾农庄当即表态全力支持。
与会人员还就夷陵版画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研讨。大家认为,其一,夷陵版画创作必须发掘峡江题材优势,深入到民俗学层面,反映和保留峡江文化——这叫盯着历史,找到新诗意;其二,必须具备现代性,即面向时代变迁,艺术地干预心理干预生活,不一定非叫农民版画、乡村版画,也可以是城市版画,但它一定是夷陵版画,面向夷陵现代生活——这叫盯着当下,形成新民俗;其三,必须适应未来艺术欣赏的需要,能为未来提供快乐和借鉴,这就要创新要发展要研究未来艺术市场,从中找到创作的方向和灵感——这叫盯住未来,打造新产业。其四,夷陵版画要通过各种活动吸引和培养新人,现在有班底有骨干,但队伍不够庞大,新人不够,通过活动吸纳了人,就有希望——这叫盯住新人,培养队伍。
夷陵版画回归诗意沃土http://bbs.cnhan.com/read-htm-tid-18929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