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小珑散文:知了的隐喻
(2010-09-29 19:20:22)
标签:
知了隐喻意味深长万物禅意文化 |
分类: 羊皮书卷 |
知了开始叫了,窗外门后,树上树下,草丛乱叶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叫。世界在它的叫声里,变得深了,远了,有了一种淡淡的东西在心里涌动,无法弄清楚是什么,也没法想明白是什么。反正心境就让它给弄乱了,也弄得静下来。时间列车好像一瞬间被这些知了猛然往前推了一下,突然进入了另一种时空,夏天的感觉在一瞬间远离了。
不明方向的风,被附加了一些重量,更多地吹在腿脚上。附带着一种情绪的缠绕。天空由此也变得高远,即使知了声声,依然如风低沉于耳际。它们这是在祭奠夏天。心里突然这样想。耳边的知了声更觉凄凉了。阳光如春天一般温暖,树叶如盛夏一样滴翠,时空如盛世一样高远,心何故如此忧伤呢。如果遇到一丁点伤离的事,眼眶或许就会湿润的。一切是这样无缘无故。一切源于这个无关痛痒的夏天。其实,时间每分每秒都在流逝,下一刻就是对上刻的凭吊,感伤也无时无处不在。惟独在这种夏秋更替的知了声中,闻到了专门为夏天开垦的墓地的气息。
万物皆有灵。春天也好,夏天也罢,凿实是从秋天开始死亡的。功利的世界从万物身上索取,便有了“收获”的美名。时间长了,人们以为秋天是丰收的美好,却淡忘了秋天是死亡的开始。惟独知了清醒明白,了然真相于心底,作嘶声力竭的鸣叫,表面上烦人们的心,实则是哀万物之悼。意识到这些之后,才由衷叹服古人给它们取名字:知了。既简洁明了,又意味深长。
但是,知了并非如我这么悲观。农村的孩子应该知道,知了是最善于蜕壳的虫子,到了声力嘶竭时,它们的生命也便枯竭。但是它们并不就此善罢甘休,而是将它们的灵魂与肉身从老掉的壳里蜕出来,变成蛹,躲藏进土地里面,等待下一个春天夏季来临,它们来历行新的生命历程。倒是那那些知了壳,一一留在树枝树叶上,黄褐晶莹,玲珑透亮。因此,知了的存在与轮回便成了一个隐喻。自然它对应了世事万物的生死与轮回。正是这种轮回,把希望的种子埋伏在茫茫冰雪之下,等待又一次生发。所以, 世事并无绝路,往往走了绝路的人和事,便是逢到了新生。知了如此,人生如此,世界如此。这时,知了这物件,便不止意味深长了,还有了禅意。这或许是人们为何叫它蝉的原由吧。
禅意终是没有新意的说法。说是顿悟吧,又有些生猛。始终没有一个准确的词语套用知了的生命周转。只能把它的生命轮回看成一个隐喻最为恰当。一切,让人自己去想象,才是最为高明的表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