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井一二三眼中的《海角七号》

(2009-02-03 21:20:55)
标签:

日本

女作家

海角七号

杂谈

日本女作家新井一二三的中文文章不错,至少比马悦然写得好,当然,还没达到张悦然的水准。她笔触很细腻,有日本女性特别的直感。我没见过照片,但总觉得她应该接近《10个约定》里面早逝的妈妈那种气质,很温柔,笑眯眯的,相当懂爱。

 

今天在《万象》上看到新井写的一篇《海角七号为何叫我哭?》,觉得这是一篇特别有意思的文章。我的“新左派”朋友司马平邦直指《海角七号》媚日,看完日本女作家写的观感,读者大可从另一视角了解日本知识分子对《海角七号》里面日本情愫的读解。这样的对比会很有意思。

 

新井先承认“到目前为止,《海角七号》已经叫我哭过七次,开始三次还在没看电影前”。新井的第一次哭是看网络预告片的字幕“六十年前寄不出的七封情书,六十年说不出的心中悔憾”时,她开始“嚎啕”了。这个嚎啕大抵跟日本符号关系不大,主要基于女性敏感的情感意识,情难自控。新井第二次哭则是在视频观看《海角七号》台北电影节获奖场面时,她当时看到导演魏徳圣的样貌跟之前台湾电影节的大师们,如侯孝贤、杨德昌、李安等很不一样,“他有标准的本省人模样”,而侯孝贤发奖时的一句“我一直期待这样的台湾电影,已经登了很久很久”在新井看来“意味着台湾电影界的领导地位从外省人禅让给本省人了”,于是她激动而哭。第三次哭则是视频看《海角七号》在日本幕张海洋电影节拿奖时,魏德圣很照顾女主角田中千绘,而且向在场田中父母说:“在台湾,我们会好好照顾你们千金,请放心。”这一幕让新井想起以往的日台文化交流中,日本往往霸占男性角色,台湾则扮演相对被动的女性角色,而魏徳圣“泰然自若表现出了既很男性又很父性的新台湾人形象,多么厉害!”她又哭了。

 

后面四次哭,新井都具体谈到心绪触动的那个点。第一次从头到尾看完《海角七号》,新井竟然认为这是一部搞笑片,而且“我越看越明白《海》根本不是台日苦恋故事,也不是台湾评论员说的表现出”被殖民欲望“的作品。(谭注:此处应指南方朔)日本早已从台湾现实退场了,现在要了结的是有关苦恋的传说,或者说历史的亡灵。”她觉得《海角七号》是告别信,也并不是发自日本,而是发自台湾的。老情书的一句话“我不是抛弃你,我是舍不得你”让新井第四次哭出来。第五次哭则是看到台湾博客上许多台湾人衷心支持<《海角七号》而感动流泪。

 

第二遍看《海角七号》让新井又哭了两次,听到抒情的《国境之南》,新井的感受是“阳光已经回到了国境之南,爱也全归还了,并不由懦弱的殖民者,而由台湾人自己”,于是,她又哭了。第七次哭则发生在《海角七号》最后一个场面友子1945年寻找情人的苦涩跟后面背景音乐欢乐女声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时,新井觉得虽然台湾有过痛苦的历史,而且许多创伤永远无法治好,但现在台湾是这么可爱的地方,她再一次在感动中流泪。

 

新井一二三总的感受是《海角七号》笑中带泪,能净化心灵,因此特别喜爱。新井把《海角》看成台湾向日本情结正式挥手的标志,这一结论跟中国大陆很多评论者完全相反,实在让人没想到。

 

谭飞/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