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谭飞
谭飞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9,784
  • 关注人气:204,6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压抑下,黄健翔的最后一枪

(2006-06-28 02:14:27)
分类: 娱乐精神

    黄健翔的最后一枪扎在澳大利亚身上?他或许再也不能枪挑“小梁王”,只能在口水和掌声的混合中自戕或缴枪。在一个中庸的国度,他的歇斯底里、声嘶力竭、浑然忘我已经成了比意大利“点杀”澳洲袋鼠更具争议的新闻事件。

    替意大利打最后一枪的是托蒂,罗马帅哥的枪声却淹没在黄健翔象迫击炮一样的枪声里。在史无前例的世界杯电视转播“乌龙”事件的尾声,一个几亿人从未亲历的事件发生了,我不想复述那些可以被视作话剧里内心独白的东西,象《屈原》里雷电交加的独吟,唯一能肯定的是,它将成为继“赵忠祥饶颖对话事件”之后另一段网上著名音频。

    但黄健翔最后一枪还是震撼了太多人、吓到了太多人、惊醒了太多人。王小波对中国民众有一个经典描述:沉默的大多数,但这一晚,大多数人对黄健翔的举动都不沉默。我的朋友、著名电影人曾子航象疯子一样每隔两分钟打来电话:“黄健翔疯了!他失控了!”同一刻,可能无数人象疯子一样传递着黄健翔“疯了”的消息。大众惊异于一个还算有个性的解说员的“失态”,并因为他的失态而连锁失态。

    一个国家电视台的解说员可不可以在没有祖国球队的比赛中暴露真性情?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这个问题就好比“国家电视台主持人能不能告诉媒体他欣赏一个叫张靓颖的歌手”。黄健翔肯定跟“疯”字不搭界,过去没有,将来也不大可能。他是一个正常男人,口才很好,智商不低,格调也有。身份在解说员之外,他更核心的身份还是——人。

    跟很多人甚至诸多貌似客观的媒体不同,我认同黄健翔面对上司张斌追问回答的“我是人,不是机器”,他不是胡乱搪塞,不是不着四六,确实如实报告了他彼时的心态。从人的角度出发,黄健翔先生任何法律许可范围之内的“冲动”都可以理解,他是他自己,不是刘建宏、段暄,也不是韩乔声。最重要的是,他知道对澳大利亚队的偏见并不会引发外交事件。象上届刘建宏的个性解说引来韩国大使馆抗议的事,不可能发生,在事关娱乐、体育领域里,西方国家总比东方国家显得轻松、理性。

    总结起来,黄健翔在2006年干了这样几件事:离婚、出书、被传跟张靓颖不清不楚,然后就是解说世界杯时高八度语“有”伦次惊醒无数“梦中人”,除掉压抑就是释放。至于有貌似开明客观的童话作家指责他不该喊“意大利万岁”,那完全是扯淡,是一篇蹩脚童话。可以喊“中国万岁”,不能说意大利,是不是说明这个欧洲国家只能存在不到一万年?

    语调的释放,内容的前所未见,背景很可能就是解放“压抑”。当黄健翔把离婚、绯闻、新生代评论员竞争这些繁杂因素集合在一起,把“压抑”最大限度释放于意澳之战最后一分钟时,他轻松了。

    只是当我看了下午重播这场比赛时解说已经换掉,开始担心黄健翔最后一枪会被好事者认定为——自杀。

    谭飞/

   (题外话1:报社编辑点题写“黄健翔事件”时,我正在国际电台给中央6的《今日影视》当嘉宾,主持人刘孜是狂热的“黄米”,据说因为迷黄健翔而想住健翔桥。听到一些人在旁议论黄疯了,刘孜用仇恨的眼神盯着他们,仿佛想说:你们才疯了,你们全家才疯了。

题外话2:“知性小魔女”杨若兮今日由无锡《北平小姐》外景地打来电话,说看了这场解说后爱上了足球,她认为黄健翔跟崔永元一样,有真性情,但可能都有轻微抑郁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