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游(5):陈芳旧居

标签:
珠海陈芳陈芳故宅陈席儒旅游 |
分类: 南国纪行(两广海南) |
珠海游(5):陈芳旧居
离梅溪牌坊不远,便是陈芳及其家族旧居,有好几栋建筑组成,是陈芳1890年叶落归根后为自己和子女修建的。
陈芳自己的宅子为平房,包括前厅与后厅两栋房子,中间有过廊连接。室内装饰、陈设、家具以中式为主,但也有西式风格,特别是窗棂图案,就不是传统的样式。还有房门和窗户上,镶嵌彩色玻璃,在晚清岭南富商宅院中较为常见。
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特色的,是屋子后边专门建了一个舞厅,舞厅朝外为连续的罗马式拱门连廊,地面铺设光滑的大理石地板,至今仍光滑如昔。
岭南在清末得风气之先,体现在建筑上,就是西式元素越来越多地得到运用。比如彩色玻璃的大量运用,但建造专门的舞厅,还只有陈芳宅邸这一处。这栋房子建于19世纪80年代,不知道是不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的交谊舞厅,有兴趣的真可以考证一下。
与陈芳旧宅在一起的还有他两个儿子的宅子,一座是陈席儒的大宅。陈席儒出生于檀香山,是陈芳与夏威夷公主朱丽亚生的儿子,所以其实是一个混血儿,有个夏威夷名:安东尼▪基华毛希里▪阿芳,也叫东尼。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890年随父亲回国,帮助父亲经营在港澳的生意。多次曾资助孙中山革命,1922年8月在陈炯明举荐下,担任广东省省长,但几个月后就随陈炯明一道下野。1936年病逝于澳门,享年78岁。
陈席儒的大宅建于1895年,采用花岗石作基础;墙面,楼道,栏杆等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应该是是我国保存较完整,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之一。屋子为前后两栋二层楼,中间有天井连接,天井上有透光屋顶,使得屋内光线很好。
陈席儒大宅从外面看并不是很西式的别墅,但里边的旋转楼梯、布局采光等,都是西式的,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中式宅院。室内现在布置有《陈芳家史展》。
另外一座宅子是陈芳另一个儿子陈赓虞的宅邸。陈赓虞为陈芳与原配夫人李氏所生,在香港经商有成,香港油麻地小轮公司就是其开创。曾与其兄陈席儒一起,资助陈少白创办《中国日报》。
陈赓虞宅正在维修,看不到外形,进到屋里,其装饰陈设明显更加传统,没多少西式的因素,这可能与他从小在国内接受传统教育有关。
陈芳与其子的大宅呈一字排开,中间还穿插有占五陈公祠、家丁楼等。前有院墙,院子入口大门是一座碉楼,现在正维修中。在牌坊前面也有一座碉楼,用花岗岩砌成,都是用来看家护院、保护安全的。
占五陈公祠是1896年陈芳为其父建的家祠,上世纪五十年代被部队改建为礼堂,所以建筑外观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来作为祠堂的样子,现为珠海名人蜡像馆,好几位都是刚才参观的唐家湾人。
占五陈公祠的耳房仍存,百年前的砖雕保存至今,十分精美,也看出原先陈公祠应该也是雕梁画栋,十分精美的。
家丁楼是栋两层楼,供看护大院的家丁和下人们住的。这么大家族,服侍的下人及家丁当然少不了。
陈家墓园在距离宅院数百米的地方。1906年,81岁的陈芳在澳门病逝,就葬于梅溪村畔陈家墓园。墓园内还葬有陈芳夫人和两位妾室(林夫人及无名氏)、陈芳三子陈庚虞、长孙陈永安等,园中有民国时期广东督军莫荣新提写的“胜境佳城”石牌。
快5点离开陈芳故居,还是用滴滴快车。上车后订回程城铁票,没想到唐家湾站、明珠站、珠海站都买不到票,最近的车票得晚上8点以后。滴滴司机说,今天是周末,必须得提起订票才行。
一个重大失误,没有预订火车票。好在我马上想起补救方案:长途汽车。让司机把我拉到拱北客运站,买到18:05到广州东站的车票。
买好票,还有半小时,多车站对面的拱北口岸拍了张照片。鼎鼎大名的拱北口岸,过去便是澳门。
两个半小时车程,20:40分在天河北路下车。算是补救措施得当,很顺利回到广州。从时间上来说,虽然城铁只要1个小时,但从广州南站到分社得一个小时多,而长途汽车直接到市中心,算下来耗费时间差不多,坐汽车还少了倒地铁的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