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游(4):陈芳旧居与梅溪牌坊群

标签:
珠海陈芳陈芳旧居梅溪牌坊群旅游 |
分类: 南国纪行(两广海南) |
珠海游(4):陈芳旧居与梅溪牌坊群
离开唐家湾古镇,走到大马路上,试着用滴滴快车,很快就有车来接。直接到珠海市区的陈芳故居。
以前从不知道有个近代史上有个叫陈芳的名人,检索珠海有哪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现有个陈芳故宅是第六批“国保”,才知道陈芳这个名字。
陈芳是珠海人,年轻时随伯父到檀香山经商,后自立门户,经营甘蔗种植和制糖业,成为当地富商。1857年娶夏威夷国王义妹朱丽亚为妻,被选举担任夏威夷国会议员,1881年被清政府钦命为中国驻夏威夷第一任领事。1890年返回故乡,落叶归根。1906年逝世于澳门,葬于故乡珠海梅溪村。
有文章称陈芳是“华侨中的第一位百万富翁”,是檀香山华人社会的开拓者。据说在19世纪70年代,当时任旧金山《联合报》记者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采访过陈芳,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集《南海故事》中,也写道了陈芳。他的家族故事还被改编为音乐剧《十三个女儿》在百老汇上演。可这么一位19世纪檀香山华人侨领,在中国反倒是不被人所知晓。
来到陈芳旧居,首先看到并排而立的两座石牌坊,从残存的基座看,并排的应该是三座牌坊,另外一座是在文革时被毁。
这两座牌坊,中间的较大,旁边的略小,看样子被毁的另一座应该是对称排列,三座牌坊本来应该是“一大二小”格局。
中间较大的牌坊不是常见的“一字型”的两柱或四柱牌坊,而是前后各有一个三间四柱牌坊围合而成的“口字形”牌坊,平面呈长方形。左右两间额题“承恩”、“受祉”,正中上刻“圣旨”,下刻“急公好义”四个大字。旁边较小的牌坊,为三间四柱,中间石匾上刻“乐善好施”。
在距离这两座牌坊数十米的地方,还立有一座石坊,造型与“急公好义”坊一样,都是八柱三间石坊,中间石匾刻“乐善好施”。
连同被毁的一座,一共四座石坊都是当年朝廷为表彰陈芳及其家族为家乡多作善举而赐建的。
广东现存的石牌坊很少,像这样两座牌坊并排、总共有四座牌坊组成牌坊群就更是罕见。即便在我们徽州,牌坊到处都是,但多座牌坊组成的牌坊群也不多见,最著名的就是棠樾牌坊群,前后7座牌坊。
陈芳故居所在的梅溪牌坊群,虽然年代较晚,为清末所建,但都是花岗岩,用料讲究、雕刻精良,除毁掉的那一座外剩下的几座都保存完好,也属难得。
在陈家宅院与牌坊之间,并排三座建筑,分别是乡约、梅溪大庙、陈氏家祠。
乡约是梅溪村民集会、制订村夫民约、教育子弟的场所。现仅存的前壁有石碑一块,记录了陈芳当年捐赠土地二十块共一百多亩,作为三个建筑物管理维护、教师及僧人的费用,子孙后代及乡邻人等不得占为私有或者转卖。
梅溪大庙是当年梅溪村供奉佛祖、为村民做法事的场所;陈氏宗祠是梅溪村陈氏家族供奉祖先的家族宗祠。现在,这两处建筑里都辟为牌坊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