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与江永(4):神秘的女书

标签:
江永女书女书园潇水旅游 |
分类: 三湘四水(湖南) |
江华与江永(4):神秘的女书
女书流传于江永县挺大的一片区域,女书园建在其中一个名叫“浦尾”村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浦尾不大好听,现在也叫普美村。
将女书园建在普美村,除了因为这里也是女书传承的核心区,也是因为其风景独特。村子是潇水下游的一个江心洲。潇水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清静澄澈,江面上一叶扁舟,宛若古典山水画中的场景。
几个小孩在水中游泳嬉戏,让我一下子就想起小时候在家乡水阳江上也曾这样与小伙伴们一起嬉水玩耍。
潇水之上,横跨一座漂亮的吊桥,通过这座吊桥便可以来到普美村,这个美丽的水上绿洲。
女书园是一组湘南民居风格的建筑,穿过门厅,迎面是一座青砖照壁。照壁中央的白色墙面上写着四个斜菱形的文字,这便是神秘的女书文字,解说员告诉我们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江永女书”。
女书博物馆的几位工作人员正在书写一幅女书长卷,让我们近距离领略女书书法的特点。女书的笔画很有特点,字形呈长菱形,呈“多”字式体势:右上高左下低。字体笔画似一片片竹叶,修长飘逸,秀丽清癯。
几间展室,通过图片、女书原件文献、作品等,展示了女书的来源和传承方式,以及对女书的抢救、保护。我边看边跟陪同的朋友交流,提出了一个个问题,都得到解答,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女书实在是太过奇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了。很难想象会有这么一种神秘的文字,只在妇女中流行传承,靠母传女、老传少,一代代传了几百年。要知道,在过去农村的识字率很低,妇女识字的就更少了,但在江永女书流传的区域,妇女不识汉字,但却能认读女书文字,能用女书来诉说衷肠,记述她们的幽怨私情以及乡里逸闻、歌谣谜语。
在展室里看到不少实物,是历代妇女将女书刺绣、刻画、书写于纸扇、巾帕、女红上,用这么一种只有她们自己能读懂的文字来传递情感,互相交流。
很长时间里,女书都是一种隐秘的存在,不被外人所知。直到1982年,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在寻找千家峒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种仅在妇女中流传的文字,随即在1983年3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上发表了论文《关于一种特殊文字的调查报告》,这是全世界第一篇介绍女书的论文。并在1983年第16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美国)上发表了论文《湖南江永平地瑶文字辨析》,从而使得女书为国际学术界所知晓。这之后才有了对女书这一罕见文化遗存的发掘保护。
女书园里设有一个女书学堂,村子里一些年轻的女孩在这里学习女书。但时代不同了,今天的女孩学习女书纯粹是为了传承文化遗产,女书存在的社会基础已经没有,作为妇女间交流的功能也消失了,将来只能作为独特的文化遗存来保护传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