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矿山:世界锑都 百年沧桑

标签:
冷水江锡矿山世界锑都娄底旅游 |
分类: 三湘四水(湖南) |
锡矿山:世界锑都 百年沧桑
半天的车程,来到地处湘中的冷水江市锡矿山,这儿是世界最大的锑业基地,名字却叫“锡矿山”,这是因为五百年前(明嘉靖年间)当地老百姓就发现这座山上有一种银色的石头,以为是锡,所以称为“锡矿山”。但因炼不出锡,遂被弃置,但锡矿山的名字就这么传下来了。
直到清末,1897年,被湖南巡抚陈宝茂任命为湖南矿务局提调的邹源帆将锡矿山的矿石运到长沙化验,才知道这是一种叫锑的矿物。当年,邹源帆等合伙在锡矿山开办了中国第一家锑厂——积善炼锑厂。到了1908年,湖南的华昌公司购买了法国赫氏炼锑法专利,1909年用低品位辉锑矿炼出纯锑,在长沙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炼锑厂,开创了中国金属锑的生产工业。
因为锑是制造榴散炮弹的主要原料,又是军用防火涂料的主要成分,可用于防火、油漆军舰及浸渍军用帐篷等,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锑价飞涨,美、俄、德、英、法、日、西、葡等国商人纷纷涌入锡矿山开采锑矿,使得整个矿区的采锑公司猛增到130余家、炼厂30余座,全矿山人口达到16万之多。
解放后,锡矿山的锑矿收归国有,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探和开发。在湖南其他地方以及黔、滇、桂等省区也相继开发出一些锑矿,但锡矿山的探明储量及开采量仍然是最大的。有个统计,自1897年设矿开采以来的一个多世纪,锡矿山累计产锑约占全国的1/3、世界的1/4。
2001年,锡矿山矿务局整体改制为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现在是五矿集团的子公司。除了这家央企,还有不少民营企业也在开采。和其他地方的各类矿山一样,锡矿山在近几十年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无序开采、野蛮开采,不但浪费了宝贵的锑矿资源,更重要的是对环境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害。
在锡矿山,说寸草不在有点夸张,但确实是几乎看不到一棵像样的大树。要知道,在湖南这地方,水量充沛,恨不得插根木棍都能长出一颗树来,但在锡矿山,山沟里还能稀稀拉拉生长一些灌木野草,到了山上就难见绿色。现在,国家投了很多钱在进行恢复植被的试验,筛选出能适应有毒环境的树种,绿色开始在锡矿山生长。
连树都生长不了的地方,矿工们却不得不生活在这里。在山上参观时,一下车就闻到刺鼻的气味,拍几张照片就赶紧回到车上。真替矿上的工人们担忧,这样的地方怎么能待下去啊!
站在山沟的另一面眺望对面山上的矿山车间,依山而建,倒是挺壮观,但难掩凋敝的景象。眼下国际市场锑的价格低迷,闪星锑业的日子很难过,持续亏损。
从前些年野蛮式开采的狂欢,到如今的困境,锡矿山简直就是中国近几十年资源型产业的缩影。
来到锡矿山,我很想看一看这座百年矿山的历史遗迹,听说还保留有百年前的老矿坑,但路途太远,没看成。只是在上山的路上看了一座碉堡,这做羊牯岭碉堡建于1931年,是当时锡矿山的大矿主段楚贤所建,用来护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