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张可兴:看白酒历史,可知行业趋势
(2012-07-04 09:12:40)
标签:
转载 |
分类: 公司分析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白酒也是有周期性的!
作者:张可兴
原文地址:张可兴:看白酒历史,可知行业趋势作者:牛牛爸
看白酒历史,可知行业趋势
看白酒历史,可知行业趋势
1960
年代的“汾酒试点”让清香型白酒从工艺、香味物质的确认、微生物辨识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酿造水平的提升带动产量大幅提高,致使整个70
年代清香型白酒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70%。而山西汾酒顺势就成了70 年代的酒王,到1985 年,其产量甚至达到了当时全国13
种白酒产量的一半。
也是在 60
年代的“茅台试点”,对增香物质的研究和人工窖泥的研究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使浓香型白酒酿造技术得到极大提高,致使以浓香型为主的川酒五朵金花迅速崛起,从1980
年代开始到现在,浓香型白酒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70%,而作为浓香鼻祖的泸州老窖也在80 年代坐上了酒王的宝座。从
1988-1993 年,白酒行业的龙头一直是山西汾酒,而1989
年各白酒产品的零售价排序是:茅台(180)、五粮液(95)、郎酒(77)、泸州老窖特曲(72)、剑南春(55)、全兴大曲(40)、山西汾酒玻瓶(35)、古井贡酒(25)。但五粮液在1991-1993
年通过“饥饿战术”率先大幅提价,让其终端零售价在远低于茅台的前提下突然涨到茅台之上,一举成为中国第一高端白酒品牌。同时,利用中国第一高价白酒的品牌张力,迅速将其低档产品“尖庄”铺到全国各地,甚至是农村。经过3
年拼搏,五粮液利税总额在1994
年超过“汾老大”,成为行业第一。这时候,茅台、剑南春等也跟随五粮液进行提价。期间也杀出过黑马,酒鬼酒在1993
年率先把主品牌的零售价标到300 元以上,远超茅五剑,这激发了五粮液进一步上调其主品牌价格。直到1996
年,五粮液和茅台零售价终于超过300 元。
在“茅五剑”风风火火进行提价的同时,其他名优白酒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竞争策略。1)孔府宴和秦池,一举成为央视标王(1995-97),迅速打开中档酒市场,但由于管理层的信心膨胀和企业过度增长,致使其在经济放缓时快速走向没落。2)泸州老窖和沱牌曲酒,按照“名酒变民酒”、“低价格创规模效益”的战略发展思路,加大中低档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他们的确获得了成功,到90
年代末期,泸州老窖和沱牌曲酒就是中低档酒的代名词。3)全兴集团,在1993 年率先将白酒与体育娱乐联系在一起,借助全兴足球队这支甲A
联赛劲旅的势头,让“全兴,雄起”的口号响遍全中国。同时,全兴大曲这种中低档酒也走向了寻常百姓家。4)山西汾酒和古井贡酒,响应党的号召,“降度降价”、大搞整风教育运动,利税总额虽在1991-96
年处于前几位,但1997 年之后也逐渐退出了行业前四。
高档白酒价格经过1996-97 年的疯狂拉升之后,终于在1998 年开始回落。之后,其价格经历了长达4
年的低位徘徊。而这期间,各白酒企业全力以赴开发各种中档品牌,以抢占茅五剑提价之后留出的60-200
元的价格空档。
这一次,又是以五粮液为首。五粮液在90 年代初期,仅有3
个子品牌:高端五粮液、低端“尖庄”和“翠屏春”,结构简单,但缺乏中档品牌。到1998
年,高档白酒再无提价可能,而中间断层更加严重,于是,从1998 年开始,五粮液大规模进行OEM
和买断品牌开发:“金六福”、“浏阳河”、“五粮春”等顺势推出。到2002 年,其麾下子品牌高达100
多个!中档品牌的开发有利也有弊:1998-2003年短短5
年时间,在中国中档白酒市场上形成了“金六福”和“浏阳河”二龙戏珠的壮丽奇观。2003
年,两个子品牌的年总销量占到五粮液年总销量的1/5 左右,同时,五粮液销量一举超过白酒行业第二名的4
倍左右。然而,品牌过多也带来了主品牌价值稀释,品牌之间互相竞争替代,“军队”步调紊乱。于是,五粮液于2002
年开始进行大瘦身运动,提出“1+9+8”战略。到2007 年6
月,五粮液已砍掉更多子品牌,除五粮液、五粮神、五粮春和五粮醇外,其他品牌再无使用“五粮”商标。
期间,其他白酒厂商也开始效仿五粮液,大力开发产品子系列(度数差异)和品牌子系列(中档酒品牌差异)。包括全兴集团、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洋河大曲,甚至包括贵州茅台都开发过大量子系列品牌。但事实表明,这一期间,只有五粮液开发的“五粮春”、“金六福”、“浏阳河”等比较出名,这也帮助其在中档市场上获取了较高市场份额。进入2001
年,市场上中档酒一片混乱,各厂商开始纷纷考虑缩减品牌数量,白酒行业进入低谷。直到2004年开始了时至今日的又一轮大景气周期,当然背后的消费升级、商务升级、政务升级是一个重要因素。
看白酒历史,可知行业趋势_张可兴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1a1d100102e4kk.html
业绩增长固然是股价暴涨的理由,但是也要警惕一路高举高打所积累的风险,而昨日尾盘跳水的酒鬼酒就是前车之鉴。当天,酒鬼酒从最高涨9.05%,回落至涨0.32%。本报记者卜盎
长沙报道
作者:卜盎
白酒虽好,不可贪杯
(2012-07-03 06:47:12)
疲软A股市场中,白酒股的强劲表现十分抢眼。
受酒鬼酒业绩预增超过3倍的利好刺激,上周五白酒股全线井喷,酒鬼酒大涨6.18%。昨日白酒股继续向天空伸展,以酒鬼酒为代表的白酒类个股继续高举高打,酒鬼酒盘中最高涨幅9.05%,创出57.14元的历史新高,但尾盘出现跳水,终盘收于52.57元。
二线白酒股一路井喷
水井坊涨停,山西汾酒、伊力特涨幅居前……昨天二三线白酒股的井喷是市场上最为靓丽的风景线。
其导火索就是三家公司的业绩大幅预增。近期,酒鬼酒发布公告预计上半年业绩增长310%-350%以上,沱牌舍得预增180%-230%,洋河股份也预增50%-70%。
实际上,在上半年的白酒股表现中,二三线白酒股的表现远胜于龙头品种。据Wind数据显示,申万白酒行业分类13只白酒股中,二三线白酒股走势一路上扬。其中,酒鬼酒累计上涨109.91%,列居白酒涨幅第一,沱牌舍得、金种子酒、伊力特等分别为101.74%、57.45%和52.3%。尤其是,酒鬼酒和沱牌舍得在沪指跌破2200点关口之际,依旧能逆势上行,盘中股价均触摸至上市以来的最高点,酒鬼酒股价更是在当天股价得以接近50元。而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一线白酒反而呈现震荡格局。
机构“豪饮”,抱团买入
二三线白酒股的一路走好,也让持仓公募基金受益匪浅。以酒鬼酒为例,长盛同德主题增长、泰达宏利市值优选、国投瑞银创新动力、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广发聚瑞和普天收益基金今年一季度末合计持有2216万股,占总股本6.82%。截至昨日,酒鬼酒自4月1日以来累计涨幅82.31%,上述基金也因此浮盈5.1亿元。此外,华商盛世成长、汇添富均衡增长等基金占据沱牌舍得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六席,而金种子酒、伊力特、老白干酒等持股最多的基金公司分别为广发、博时和易方达。
从二线白酒整体持仓来看,大基金公司居前。以沱牌舍得为例,博时精选、广发稳健增长、广发聚瑞股票、华商盛世成长、华商策略精选及汇添富均衡增长基金占据其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的6席。其中,广发旗下基金持股最多,2只基金合计持仓1200余万股,市值超4亿元。对金种子酒、伊力特、老白干酒等持股最多的基金公司分别为广发、博时和易方达。不过,今年涨幅第一的酒鬼酒以中小基金公司持仓居多。
基金的抱团买入,也让各路券商机构对白酒股一片看好。包括民生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券商均认为,白酒股业绩增长有保障,加之市场对防御品种的偏爱,白酒股后期行情仍将红火。
高库存成“定时炸弹”
虽然机构一片看好,但也有部分投资人士对于白酒股表现出担忧。职业投资者、经济学博士扬韬就公开表示,白酒股行情已经触及天花板,未来将像医药股一样,走向神坛。在扬韬看来,中国的白酒消费与居民收入关联度不大,反而与基础建设投资关系颇深。由于基础建设的四处开花,才会有更多的政务和商务白酒消费,白酒股的高价高销量才得以持续,但目前国内基础建设投资已经放缓,白酒股也难有继续辉煌的可能。
另有报道称,由于近几年白酒价格稳步上涨,不少经销商囤货颇多。在经济下行、高端白酒消费收缩的大背景之下,这些社会库存或许会成为影响高端白酒价格大涨大跌的定时炸弹。
“目前茅台的社会库存约为1.5万吨,五粮液的社会库存更高达2万吨,如果这部分的库存短时间冲击市场,对高端白酒的价格而言简直是灭顶之灾。”有业内人士如此表示,要消化掉这部分的库存起码还要20个月的时间,因此高端白酒的价格依然有下行的空间。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历史已经证明,当众多机构一致唱多,市场上充斥着一片叫好声的时候,危险往往已经悄然来临。
前一篇:一些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