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潍柴、柳工以及行业周期性探讨
(2011-12-06 09:17:05)
标签:
转载 |
分类: 投资生涯 |
本来想与大家探讨一下行业周期性,但是感觉这个题目有点大,而且以我目前的经验来讲,根本上不到这个高度,即使对于我较熟悉的潍柴、柳工来讲,很多问题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是这两天思考了很多,不记下来恐怕忘记了,所谓吃了亏不长记性就不好了。索性就想到哪,记到哪。以后有想法,再记录。
我是2010年2月开始持有潍柴的,翻看我的博文,当时对潍柴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从2月开始分析到4月底,两个多月的时间专心分析潍柴,写了18篇博文。
潍柴历史业绩非常靓丽,自从吸收合并湘火炬上市,后除了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业绩小幅下降外,其他年份的增长都在100%左右。当时看到09年三季报是净利润增长18%,我的预计是潍柴的利润还能继续增长,加之通过分析发现潍柴是重卡行业的核心环节,又掌握这车桥和整车生产,因此竞争力那是相当的强。因此从2010年2月开始逐渐买入,到了5月潍柴虽然随着大盘下跌,但是由于一季报业绩还是非常漂亮,所以继续买入,潍柴逐渐成为自己的第一重仓股。后来2010年的潍柴业绩确实如我所料,翻番的增长,股价也翻了一番。对于我2010年的投资业绩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但是2011年以来,随着重卡市场的低迷,虽然潍柴的业绩尚可,但是股价大幅下跌。如果拿到现在,去年的赚的钱几乎都还了回去。我是在5、6月间换仓的苏威孚B,也没少跌。
因为持有潍柴,我也对工程机械行业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昨天又看到一直跟踪的柳工,发现他的股价也跌到了2009年底的水平,虽然现在的利润与2009年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行业的周期性问题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讨。这里我不谈周期性行业,只谈行业的周期性。是因为我认为所有的行业都是有周期性的,包括现在热门的白酒、医药。只不过周期的长短不同罢了。
首先是买点和卖点问题。很多人机械照搬林奇书上讲的“在高市盈率时买进,在低市盈率时卖出”,如果你跟踪过很多所谓的周期性行业的企业的市盈率,你就会发现这是行不通的。因为企业的估值不仅仅受自身业绩影响,还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也就是在牛市顶端产生最高市盈率。潍柴、柳工等企业的高市盈率都出现在2007年牛市顶端,当然这时不是一个好的买点。而回过头来看,潍柴等企业的最佳买点,是在2008年熊市底端,市盈率最低的时刻。
至于卖点,现在回过头来看,2010年11月初,股价最高时当然是最好的卖点,但是这没有意义,就像巴菲特所说“你不能从后视镜中看到未来”,因为当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股价不会再升了。至于看图划线之类的技术,不是我们价值投资者的做法。我的想法一是看企业是否高估,当时潍柴市盈率仅仅16倍左右,还谈不上高估。二是是看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如果企业到了发展的天花板,就是到了卖出的时刻。但是这个也是很难把握的。记得2010年参加潍柴股东大会时。其证券事务代表就跟我们聊过“当初中国重卡销量50万的时候,就有人说,中国重卡行业的销量已经超过欧美的总和了,已经没法再提高了”,但是后来怎样了?到了100万辆。现在重卡行业持续低迷,但是到了天花板了么?我看未必。中国家电可以大量出口欧美,化工可以跻身世界3强,重卡行业呢,出口还少的可怜。而且中国的重卡行业、工程机械行业还很散乱,行业集中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企业足够优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个卖点可能是2011年4、5月份,当时市场迹象表明有些重卡企业开始滞销,记得去参加股东大会时,潍柴管理层也承认,其4月订单已经有所下降。但是另一个问题是,我们是否应该仅仅因为一两个月的订单下降而卖出一个企业么?这显然违背价值投资者长期持有一个企业的做法,即使遵循作为买入股票就是买入一个企业的一部分的价值投资核心理念,也不能因为一两个月的业绩下降就匆忙抛出吧。试想你自己开个公司,会因为一两个月销售不畅就关门了么?而且你还能预测即使行业低迷,你的企业业绩也不会下降很多。说实话,潍柴的业绩正如我所料,是非常抗周期的,三季度虽然重卡行业如中国重汽等企业的利润已经跌了50%,潍柴的利润只不过同比下降了5%而已。但是股价跌幅却差不多,都跌去50%左右。
因此我认为现在的潍柴、柳工等企业是超跌了,是由于遇到熊市,大家的悲观情绪放大了企业遇到的困难。即使行业遇到困难,优秀的企业最终胜出。潍柴、柳工是不是优秀的企业呢,我认为潍柴80%的可能性,柳工70%可能性。当然现在还不是定论的时候。
股市买卖看来简单,但是章无定法,企业股价是受到行业环境和市场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优秀企业业绩飙升的时候刚好碰上熊市,股价就是上不来。有时遇到牛市,什么垃圾企业的股价都一飞冲天。但是作为一个想把投资作为终生事业的投资者,还是应该遵循持有优秀企业胜出的长期有效的价值投资原则。至于潍柴柳工是否优秀的企业,长期来看是否能够穿越牛熊,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