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宇通客车分析

(2011-10-24 21:15:55)
标签:

杂谈

分类: 公司分析

跟踪宇通客车多时,终于有了一点买入的打算。鉴于目前和银行比差价过大,准备先建一点底仓,等差价缩小之时再行补入。

宇通客车,和格力空调类似的沙漠之花,但ROE略高于格力,人均利润显著高于格力。毛利率很接近,多在17%上下;有波动,但是不大。说明公司有定价权,但没有涨价权。能够维持稳定的、在行业内较高的毛利率,但在整个上市公司中间不算高的,而且也很难继续提高。都是占用上下游流动资金的好手,但宇通负债率低于格力。都基本没有银行借款。宇通的垄断地位强于格力,在于宇通比第二的金龙强大很多;而格力比美的强大一些。目前估值接近。唯一令人担心的就是行业,客车行业的成长性比空调行业如何?恐怕是要弱一些。不过,十二五期间11-14%的符合销量增长还是可期的。此外,宇通的15%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也是要考虑其可持续性的。

今年上半年一是通胀导致毛利微降,二是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三是产能限制,净利润只增加了16.63%(始终以扣非和不扣非何者低为准)。半年报:“1-6 月份累计销售客车18,368 辆,同比增长8.16%;大、中型客车销量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8.78%和8.89%。实现营业收入64.0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4%,产品结构明显改善。”从8月的产销快报(公司每个月都有产销快报,非常有利于掌握业绩)可以看出,自年初起累积销量同比增长在14%出头。可以预计下半年同比增速将好于上半年,同时行业也是越往年底越旺。那么今年的利润增长可望超过20%,达到20-25%之间。这可比格力差,格力今年40%问题不大;但上半年已经过去,估值是基于上半年的业绩,因此剩下的下半年所带来的差值并不会如此之大。唯一可虑的是产能,3w产能,2010年生产了4w1,比2009年增产46%!今年基本没有太多新产能达产,产能会不会实在不敷使用呢。

公司对应收和预付的计提力度比较大,不必担心。折旧手段也还比较激进,交通工具3-5年,设备5-10年,房屋20-40年,残值3%。周转很快,存货10亿,一年周转在13、4次,几乎全部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供不应求,连库存都没有,这也说明产能确实拉到极限了。本期内增加应付职工薪酬2.21亿,推算全年5亿左右。净利润4.23亿。折旧加减值加摊销大约1.05亿,折旧9500w。激进的折旧政策多少掩盖了一些利润,但究竟是多少,暂时难以详细测算。就算3000w吧,对估值影响不太大。

ROE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惊人的37.68%(我统一用加权)。上半年为16.28%,今年上半年则为16%。可以看到景气主要在下半年。ROE逐年提升的原因有:企业垄断地位的获得;占用上下游资金;管理上的优势,比如高周转,低成本;高分红政策,目前企业手头现金仅为总资产的10%左右;激进的折旧政策减少了固定资产净值。如果配股,ROE会有所下降,然后再度回升。

目前的在建工程,生产类的主要是专用车厂房,其次为大型设备(显然是配套的)。去年底开建的,今年年底投产,产能5000。擦!这么小!配股以后产能再提升2w,至5.5w。新能源客车项目公司前期已经投入了接近2亿的土地费,配股以后开始建设厂房,估计2012年底也可以投产。

目前宇通的总资产68亿,固定资产11亿(原值19亿),在建工程4.5亿,还不算是个太重的公司。

配股方案:早已通过,一直没有实行。计划是10配3,价格不低于净资产,总额不超过25亿。我不关心配股价格,反正相当于1PB购买公司资产。如果新投入资产亦能达到20%以上的边际ROE,我何乐不为呢。如果我现在买入,市值大约110亿不到,新投入25亿,预期明年1季度9PE,将被摊薄至11PE,尚可接受。关键是有必要投入这么多吗?新能源客车已经自筹投入了2亿拿地了,剩下1w产能,需要投入25亿?接近于今年年中的净资产26.85亿要翻倍了。不过,证监会也还没有核准。核准后6个月内需要实行。节能型客车6000,主要为公交车;新能源4000,主要是纯电、混合动力。这个项目不确定性很大,因为这些新型车辆价格高、可靠性低,运行麻烦。必须依靠政府补贴才能赚钱。如果政策有变呢?如果技术不行,又或市场有变呢?不过我知道宇通是没有新能源客车核心技术的,它做的无非是个总装的工作,生产线也是通用的,可能也有几手打算:能在新能源客车上走出一条路来最好;次之从国家那里能弄多少补贴算多少,同时有了这个由头怎么也得保留它的高新技术企业名头;再次之实在不行转产传统客车也是一样的。宇通在配股计划书中对未来客车市场的增长预期是7%,而对新能源客车增长比较乐观。以下为财务评价:④财务评价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年含税销售收入83.15 亿元,不含税销售收入为71.07 亿元。项目达产后正常生产年平均利润总额为6.70亿元,税后利润为5.02 亿元。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为23.9%,投资回收期指标税前为5.7 年。看上去比较美,当然没有真正做起来,是当不得真的。唯一可以欣慰的是,土地已经在弄了,再需要年把就可以投产(如果搞的话)。

另外,公司还打算对原有生产线逐步改造,新增2w产能。2012(从2013起)以后才可以逐步达产。配股项目也有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到时候变更用途,说市场环境不利于新能源客车,拿去做旧线改造。这么的话,2013-2014,可以达到3w+5k+1w+2w = 6w5的产能(研报是5w5,我哪里弄错了不成?仔细看看2010年报先)。6w5的产能,像2010和今年这么高的利用率的话(2010年139%,今年不计年底的新产能估计得到150%),可以生产9.75万台车,大约是今年的2.1-2.2倍。利润提高1.5倍问题不大,2012-2014复合增长35%。当然这都是胡乱估算的理想数字。包括今年在内,2011-2015能够达到25%的复合增速,谢天谢地。20%也可以接受了。

 

公司对新能源客车持谨慎态度,同时也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先发优势,毕竟1999年就开始布局。但也要看到这个领域不确定性很高,竞争(或许谈不上竞争,都是来抢补贴的)激烈。好在生产线是通用的。只是真的要25亿那么多么?少要点行不行?
 
关于对金龙的观察:
金龙的总体规模比宇通大得多,今年上半年产量几乎是宇通的2倍,但大型车相当。说明金龙的产品档次低一些。因为金龙一共有三个公司,不同车型是分开的。金龙的主要问题在于:国有企业体制不顺;下属三个企业存在一定竞争关系,整合困难;11%不到的毛利率和年化13%不到的ROE远低于宇通;负债率太高,几乎有75%(其中有息负债倒是只有2亿多)。这样债权融资基本很困难了,若不进行股权融资、只靠内生增长的话,能够支撑起的增长率非常有限。金龙目前有1.95亿在建工程,其中9千万的sk为轻型客车扩产技改,和宇通基本不构成竞争;其它一些零星项目基本不关直接的产能扩张。如果是这样的话,宇通一旦在明后年成功的完成了扩张,就能远远的把金龙甩在后面。但是,金龙目前的产能利用率是多少?如果不紧,即使不扩产也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听说是产能紧绷,但究竟如何,但究竟如何,还要查证。
 
金龙2009年产能利用率不足50%。这两年来虽然销量增长比较快,现在的产能利用率显然也还远没有达到100%,可能在80%的位置上。因此它确实暂时不需要扩张产能。但也可以看出它的竞争力远不及宇通,宇通2011年到目前位置的产能利用率几乎达到150%。
 
9月数据,产量同比增12.40%,销量同比增12.56%。其中大型客车分别为15.56%和15.22%。
杯具了,看来产能确实是到顶了。9月可是传统的旺季啊。这么看来今年的利润增长估计是在20-25%之间了。而且可能更接近20%一点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