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旷达开朗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012-09-29 19:44:09)
标签:

诗歌

李白

唐代

文化

分类: 诗文欣赏

旷达开朗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旷达开朗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旷达开朗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注释】

之:到,去。    广陵:今江苏扬州。

故人:老朋友,指孟浩然。    辞:告别。西辞,因为黄鹤楼在扬州的西方,所以说西辞。    黄鹤楼:江南名楼之一,故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相传仙人子安曾乘黄鹤过此。    烟花:花簇如烟,比喻春色迷人的盛况。旷达开朗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赏析】

这是一首旷达、开朗的送别诗。为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送孟浩然南游吴越时所作。

全诗从江南暮春三月迷人春光的简洁描述和平常叙事中,表现对故友远游扬州的欣慕和惜别深情。

此诗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自然协调地融为一体,文字清新醇美,意境壮阔,情趣横生,体现了作者创作七言绝句的深厚功力。“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点明送别的时令和地点,在叙事中写景和抒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述送别时的情景,在写景中抒情和叙事。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惟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吗?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旷达开朗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旷达开朗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