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浴火重生的凤凰——读北极苍狼小说《司马相如》(上)

(2005-11-17 00:00:03)
分类: △历史演绎△文化评弹△
           浴火重生的凤凰(上)

 

             ——读北极苍狼小说《司马相如》

 

    这是一个凤求凰的故事,这是一个凤凰涅磐的故事。

    北极苍狼的长篇小说《司马相如》从头到尾我至少看了三遍,先是诗人龙羽生告诉我,苍狼的小说值得一读,并很诚恳的说读后一定不会让我失望。我便抽空读了一遍,后来想想该写点什么,又认真读了一次,接着就写了一篇文字。去年国庆节前后本想再修改一下发到读书沙龙,哪知临时有事到了一趟青藏地区,待回来后,电脑里的内存已经面目全非了。这一搁,就是几个月。
    好在印象还在。那遒劲和苍凉的笔锋已经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镌刻出一道道烙印,彷佛历史的车轱辘,那风化了的车痕如旷野中游荡的幽灵,挥之不去。
    我痴迷的读过,也痴迷的写过。《司马相如》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在如今小说泛滥的年代里,该如何来审视这么一部从标题上看并不起眼的小说?
    基于以下的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一、这是一部包孕人性的作品;二、这是一部超越灵魂痛苦的作品;三、这是一部借历史之壳填装人类永恒主题的的作品。
    我读到一个有良知的作家的作品,这一点已经让我掩卷却不能释手。
    历史上,凡是有才气有作为的文人们,几几乎全都是落难的下场。仲尼遭厄作春秋易传,公子囚秦撰说难孤愤,太史受腐著公报两书,大夫去楚吟离骚天问。唯有司马相如活得艰难也活得潇洒。这是一个仗剑而行侠客式的人物,一身豪气著于文字,满腹锦绣陈于肝胆。但毕竟也有穷酸文人的本性,从景帝到武帝,司马相如骨子里的士大夫立身为国、名扬天下的信条使他从卑微到高贵,从敢作敢为到谨小慎微,从桀骜不逊到圆滑世故,这个智慧十足的家伙走了一条S型的人生道路,这条路无所谓成功不成功,只是作为臣子作为诗人,他的双重人格在其一生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在司马迁的整个《史记》中,专为文学家立的传只有两篇:一篇是《屈原贾生列传》,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前一篇是二人合记,后一篇是一人专记,仅此即可看出相如在太史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历来相并列,现代的人们由于有了思想分析这一招,就硬生生把汉赋的地位拉下马来,尽管汉赋的地位是由两位同姓司马大腕奠定的基础。
    北极苍狼的《司马相如》还给我们一个真实人格的布衣诗人和御制诗人的故事。这个司马相如是历史的又不是历史的,是高尚的又不是高尚的,是虚幻的又不是虚幻的,是神奇的又不是神奇的。只是有一点是相当的明确无误,那就是,小说里的一切,是自由的、悲壮的,以及那些讽喻和哲思。
    苍狼这部小说抛开司马相如在汉景帝手下作武骑侍郎那一段生涯,甚至根本没有提及,直接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浪漫故事起笔。笔端大气纵横汪洋,行云流水不着痕迹。这是写作功底的事,且按下不提。
    苍狼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并没有放在事物冲突的背景中来描写,每个人自身其实就是一个矛盾结合体,没有崇高、没有光辉,有时还有人性中丑陋、浮浅的一面,但我们从这本质的叙说中捕捉到结构为人类基本框架存在的闪光的人格力量。
    我们无法回避苍狼小说中欲言又止渗透其小说内核的灵魂观照,无法回避苍狼小说中服膺圣人典训和展开自我心灵的征服与净化的理性使命。在司马相如的身上,我分明看到作者坐在案头凝思中国文化中那些过于冠冕堂皇的正史背后的被自以为是的专家们忽略的一碟碟小菜似的细节,这些非常普通非常生活非常戏剧化非常趣味性的细节,要么是作者大脑中慎密的思维细胞合乎形象的文字定格,要么是作者从千奇百怪的野史轶闻中信手拈来合乎逻辑的程序编制,都足以说明苍狼的《司马相如》跟古往今来众多同类的文学作品有着根本的不同。我比较倾向于其中的故事情节大都是来源于作者自己心中想象的产物,这是很了不起的现象,因为在一个历史小说、历史电视剧粗制滥造的今天,这部小说绝没有当今那些来得气势汹涌实则苍白空洞的作品那样雷同那样平庸那样表面化那样公式化。我是被一种语言所震撼,被一种情景所感佩,被一种视野所升华,我曾经想过,这部小说注定有一种漂泊的归宿,就像我读到高行健《灵山》时那般困惑却又那般清醒一模一样的感受。
    我们来看看作者的叙述风格吧:


    皇上的那只爱犬衔了一卷儿书简闯进了皇上的书房。它把书简衔在了皇上的面前静静地等待。皇上和太监和宫女都很讶异。皇上讶异地望着狗,狗从容地望着皇上。愣了会儿的皇上终于笑了,说:“你把什么书简要拿与朕看哪?”他向狗招了下手,那狗就绕过案几,来到了皇上的旁边儿。皇上拿过书简。睡梦中的司马相如心儿怦怦地跳。皇上打开了书简,那题目跳入皇上的眼帘睡梦中的司马相如叫出了声:子虚赋。子虚赋皇上又笑一笑,同时还摇了摇头。皇上会随手把书简撇到一边儿皇上在案前坐下,开始看那书简并且念出了声:“楚使子虚使于齐,齐王悉发境内之士,备车骑之众,与使者出田。田罢,子虚过侘乌有先生,而无定公在焉。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获多乎’曰‘少。’‘然则何乐’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曰:‘可得而闻乎’子虚曰:‘可。王车驾千乘,选徒万骑,田于海滨。列卒满泽,罘网弥山,掩免辚鹿,射麋脚麟。鹜于盐浦,割鲜染轮。射中获多,矜而自功。……’”皇上已经为文章吸引。司马相如的灵魂仍旧紧张着,他密切注视着皇上的神情,他提醒自己别弄出什么声响惊扰了皇上。太监们、宫女们见皇上专注的神情也都不敢弄出声响来他们呆立不动。那狗,也是静静地望着皇上。它也在等待着皇上表扬它衔来了一篇好文章一篇奇文张得意你这一招儿可真是高,实在是高。

    皇上终于读完了文章,绷着脸抬起头来他觉得他应该看到张得意立在他的面前,但是没有,那狗静静地望着它。他重重地拍了案几一下喊道:叫张得意!候在面前的太监一哆嗦应声跑了出去。

 

这一段情节,穿越了两个场景,相如与皇上在不同的空间由一只狗牵连在一组文字里。这一组文字将司马相如的灵魂本质充分的展示出来,其实,在皇帝面前,人臣如狗或者不如狗,在这里得到清晰的昭示。而司马相如本是个性格狂放不羁、为人孤高自傲、举事我行我素的食客兼浪人,对于能得到皇上的青睐自然也是相当看重的——这不奇怪,皇上代表的是江山社稷,是国之大厦,是进入实现抱负理想的庙堂之门的掌门人。后来同样在蜀地漂泊的李白、杜甫,其入世境界和入仕原则,莫不如此。不过李白尚能在看透朝廷的污泥混水之后仗剑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坚守自己入污泥而不染的操行,而杜甫就依然执迷在“每饭不忘君”的思想状态中。司马相如可以说留给李白的个性遗产要多一些,这当然是指相如最后能从武帝的身边果断的自弃,恢复到本质的相如那一境界升华之后的时期。
    我们今天认真的读一读司马相如的另一篇《哀二世赋》,大约人们是会同意我这个看法的。《哀二世赋》是整个赋史上第一篇直斥秦朝暴政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全文虽然只有一百五十几个字,却写得情致蕴藉,感既深沉,警策凝炼,寓意非凡。
    除了司马相如,阳昌是小说中的另一个亮点,这个人似乎有些鬼谷子的味道,虽然我读到其夸张的场面还是要嘲笑一番,但由于这个人物的性格定位使我逼迫自己相信了他的非凡本领。

    见相如神情怅惘,阳昌一笑,说:“相如老弟,看看我的杂耍吧。”他从马背上拿下一捆绳子,一圈儿一圈儿地缠挂在左手。来时见那绳子相如就嘀咕,说是散心拿那绳子干什么?但是他没问。反正到时候自然会弄明白。古怪就古怪吧。理完绳索,阳昌左手攥住绳头,右手便把绳索向空中扔去,开始时手势缓慢但最后出手时却是强劲有力嗡地一声绳索窜向空中立成了一根棍儿随后阳昌以令人眼花燎乱的迅捷动作一圈儿一圈儿地把绳索收了回来,收时那绳索的另一端仿佛有什么东西拉着一样。阳昌笑着问相如:“你见着这样的杂耍吗?”相如摇头说没。“往下的你更没看着。”阳昌说罢手中绳索又向空中就在绳索立成了一根棍儿的时候他悠然地被拽离了地面。随后他缘绳而上。绳子全部回到手中又以一个优雅的姿态抛出,而后又是缘绳而去。他变成了一个在空中移来移去的黑点儿。传说中的羽人,莫非,就是象阳昌这样的人?阳昌的身影被山崖遮掩了。甚至产生一种和仙人打交道的感觉。也许,阳昌就是那个人,此一去,也许再无踪影。可是,他的马实实在在。他们兀自吃着草。“司马相如,天将降大任于你!”忽然,空中传来阳昌宏亮的声音。相如慌忙仰望去,随着绳索抛出收回,阳昌飘落了下来。其实分离的时间极为短暂,相如却觉得做一场梦一样。


    有这么一个人暗中相助司马相如,似乎相如的前景已经注定了,这是不是有些狄德罗定命论的影子?或者说如佛理所言有因必有果的宿命论的影子?这是小说,我愿意相信经过这种铺垫,司马相如跌宕起伏的命运走向才能渲染于故事情趣中,我读到这里,不得不佩服苍狼的笔法高超叙述到位,后来:

 

    相如在朝中,可能辜负了阳先生的厚望。
   
你的剑术一定大不如从前。阳昌冒出了这么一句。
   是。”
    阳昌叹了口气说:“虽然你再很难写出《子虚赋》和《上林赋》,但,有这两篇已经足够了。”
    “我内心颇不宁静。”相如话语中透出无奈。
    “你读自己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吗?”
    相如摇头。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