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三弹(三)

(2005-11-16 00:00:06)
分类: △杂文△——【浮世绘影】
    城市三谈
 
三、关于城市个性

 

我看城市的标准跟一位联合国城市学专家是相同的,或者说是我赞同他的观点:

一个城市是否美丽或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她的唯一性或独特性。全世界雷同的城市太多了,大多千篇一律,这城市跟那城市似曾相似或面目相近,没有个性,要么是遗传性城市,要么是克隆性城市。

如果一座城市有山有水,面临大江大海,或是依山而立,与大自然有着切肤的亲近感,这种城市,我以为才是最具生命力的。

在中国,这种城市不多,但可以举出亲水的城市有大连、青岛、澳门、厦门(临海),武汉、上海、昆明、杭州(沿江、濒湖);既亲山又亲水的城市有香港、广州、南京、重庆(滨水依山)。而那种不临江河不靠大海,甚至也没有山川的城市,就确确实实的略显单调。有一些城市中也淌过一两条小河流,但这种小河流在一个大城市中就显得太小气,既无山也少园林,就彷佛人工雕琢的积木城市,很乏味;还有一些城市虽然留下来的古迹很多,但城市中无山无水,除了寻古探幽,只给人一种喧嚣的病态感。再如深圳,你如果不特别在意那些灯火辉煌的高楼大厦,除此之外,你还真不觉得这是一座让人情趣盎然、爽心悦目的城市,极度的物质化让城市失去了本真,高度的商业化使城市远离了自然。

城市毕竟应以大自然为根,与人为本,不管这座城市的工业有多发达,经济有多发展,但如果城市的格局或风貌不能与大自然亲近,那么这座城市尽管繁华,却只能锁住人的情绪,扭曲人的天趣,是不能称其为尽善人意的城市!

香港和澳门有个奇特的悖论现象:香港是个城市建成区并不大的城市,可她却是举世公认的国际大都市;澳门半岛的面积形如弹丸,然而她的中心城区却是真正的大都市格局。香港的山海环境,澳门的三岛风情,真正体现了人文与自然共享的城市个性。

我算是走遍了国内只要能够称之为“市”的各个城市。特大城市给我的印象并非很舒服,那种喧嚣、嘈杂,那种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现象,那种少绿多尘、重复吸氧的事实,让我很难获得生活中的美感享受。而太小的城市,特别是无山无水又很小的城市,的确使我感到有些寂寞和不方便。不过有些小城却例外,如甘肃的敦煌、内蒙古的扎兰屯、云南的丽江,既有现实的生活韵味又有历史与自然的交融。

我真正钟爱的城市是那种不大不小的中等城市,比如珠海、厦门、苏州。对于珠海,我最喜欢的是她将一座石景山揽在怀中,而它的脚下又是美丽的海滨。厦门更绝,它本是一座岛城,岛外还有鼓浪屿,岛本来就是海中的山,只是这座山会与海水共鸣一曲曲美妙动听的音乐。苏州的奇特却是,它永远将回忆和浪漫呈现在你眼前,幽美的园林、流淌古今的运河、东洞庭的山光湖影,那才是魅力城市所具备的人文和自然的各种要素。

当然,那种喜特大喜喧闹的人肯定会对我的偏好嗤之以鼻,我同意他们蔑视我的态度。因为城市的个性因人的个性而发现,他们所关心注目的是他们的切身利益,譬如商人,他肯定爱博杀于大城市而非小城市。至于城市的功能、城市的前途,他们可能顾不了那么多,他们的生活也多是灯红酒绿、声色犬马,那种具有文化品味的生活,那种具有自然情趣的生活,他们几乎全无。

偶尔,一个低俗的城市也会附弄风雅,正如一个庸俗的商人也会附弄风雅一样,但最后暴露出来的依旧是骨子里的浅薄和无奈。

审视城市的个性,除了环境的唯一性,更多的应是城市发展理念的唯一性。亲水的大连和青岛、昆明和杭州具有共性,也就是重复性,那么怎样才能寻求各自的个性,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城市远景发展课题。

 

 

                            ——易道禅  2004年5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