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证据确凿,闫沛东为啥不报案?

(2010-08-27 06:53:58)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

                                  证据确凿,闫沛东为啥不报案?

 

    大河网消息:2010年8月21日,以倪方六为首的23位专家学者认为,“曹操墓”在发现和发掘过程中,存在人为策划、蓄意造假等行为。国家文物局等有关单位随后表示,到目前为止,质疑不会影响之前的官方认定。

   纷争起源于8月21日在苏州召开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上。

 

  来自全国各地的23位专家学者,对曹操墓的真实性进行了反驳:安阳“曹操墓”在发现和发掘过程中,存在人为策划、蓄意造假的行为。

 

  主要质疑点有三,《鲁潜墓志》上“年”字不符合当时书写规范,是文物贩子埋下的“地雷”;“魏武王”是谥号和冥名混用,是违制;出土的画像石刻工水平低下,是伪造。

 

  有人出招,自然也有人接招。

 

  省文物局专家郝本性及社科院相关专家也都进行了回应。

 

    国家文物局等有关单位则称,到目前为止,质疑不影响之前的官方认定。并透露,曹操墓已正式申请纳入国家级文保单位,正在等待评选。

 

    曹操墓发掘后被质疑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2009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教授对河南作出曹操陵墓确认的结论表示质疑,认为“为时尚早”。袁教授认为,“六大证据大都是推断出来的。而前提是在一座多次被盗、面目全非的古墓上进行论证,基础脆弱不堪。那些石枕和石器都不是从原墓中出土的原始物件,而是从盗墓罪犯手中获取,到底是不是原来的东西,令人怀疑.

    二是著名学者、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也曾于2009年12月29日亲赴安阳进行考察,并于2010年1月13日写下《社科院专家团难以一锤定音》的博文,认为这不过是这场大争论中的一个新起点。安徽考古专家李灿随后指出河南考古界出具的支持证据仍有不少疑点。一距离不对,真正的曹操墓仍应该在古邺城(现河北临漳境内)。二是魏武王常所用?虎大刀”石牌有疑点。“魏王是曹操生前的封号,武王是曹操死后的谥号,在墓葬中同时将一个人封号与谥号并提,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李灿认为,如果称“魏王常所用”也可理解,但封号谥号一起用“不好解释”。他指出,“新中国60多年的文物考古史上,这么仓促宣布的还是第一例”。

    三是2010年1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西高穴大墓入选排名第四。著名考古专家徐苹芳表示:“考古发现的评选与认定,必须建立在材料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西高穴大墓的情况与去年的大报恩寺很相似,尤其是核心考古价值的认定工作还存在一些争议,这些争议不解决,就不能将“墓主人是曹操”作为衡量其考古价值高低的评判因素,“不然的话,评选标准就会有失公允。”

    四是2010年8月21在苏州召开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上,学者提出质疑三个问题是字体,学者江苏省书画鉴定委员会主任李路平说,《鲁潜墓志》中有一个“年”字,写法几乎和现在一致,不符合当时的隶书书写规范。同时,曹操墓出土“魏武王”石碑中,“武”字与《鲁潜墓志》中“武”字写法一样,把“止”部写为“山”,或写为“之”部;关于封号, 历史学者林奎成认为曹操生前受汉封,“魏王”是生前爵号、是显名,“武王”是死后谥号、是冥名,二者混用,便是违制。古代礼制要求严格,对他的称呼只能是“武王”,绝不可能是“魏武王”;关于画像, 魏晋文学研究专家黄震云说,已公布的画像石图片是仿照山东嘉祥的汉代画像石,但其具体内容连山东考古界也没搞清楚。而作伪者认为这和曹操身份符合。恰恰闹了笑话。其次,从画像石风格来说,作伪者刻工水平低下,用现代工具开槽太深,边框斜打太过明显。

    更为吸引人们眼球的是这次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有一位闫沛东学者掌握了曹操墓造假确凿证剧的学者要来这次论坛上作批露.

    但是很遗憾,这名学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能出席这次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并披露真像.

    然而,闫教授也没有使广大读者失望,2010年8月26日在其博客上写了<<河南安阳“曹操墓”造假的证据>>,让大家仿佛看到了在论坛上振振有词的学者.

    笔者一口气读完了<<河南安阳”曹操墓”造假的证据>>,闫教授很详尽的罗列了五个方面的证据,看来也是事出有因,并在结论中说出这是“一场因学术霸权和腐败官员相勾结制造的轰动海内外的闹剧。”

    笔者思量:闫教授既然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是“一场因学术霸权和腐败官员相勾结制造的轰动海内外的闹剧。”为啥不直接向公安和检察部门直接报案,原因有三怕:

    一所谓的“曹操墓”,已被官方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西高穴大墓入选排名第四,似乎这一结果就是“盖棺定论”,无人可以撼动。以闫教授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去改变的,怕得不到官方的支持。

   二报案和在高层论坛上直接揭露造假者的“利欲熏心”和“无中生有”,怕遭到个人的打击报复。

   三是怕证据不过硬,说服不了大众,最后下不了台.

   但笔者还是佩服闫教授的胆识,还是通过另外一个方式把“造假证据”告诉了大众,如果你罗列的证据是真实的,老百姓一定会支持你。

                                        2010年8月27日于桂林布衣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