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微吟不能长

标签:
魏国《燕歌行》《典论·论文》魏文帝曹丕《短歌行》历史文化文学 |
分类: 随笔 |
(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二)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书浮云往不返;
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心肝。
悲风清厉秋气寒,罗帷徐动经秦轩,仰戴星月观云间。
飞鸟晨鸣,声气可怜,留连怀顾不自存。
秋凉天气,读到这两首诗,倍觉期期艾艾,哀哀怨怨,好个深闺怨妇的手笔。看作者,嗬!不叹不行,非叹不可,居然,居然是他——曹丕!不错,千真万确,这是魏文帝曹丕《燕歌行》,也是我国第一首工整的七言诗!
一直关注曹操高陵发掘的事,加之最近读的杂书里,频频提及曹氏一门的史实和传说,又收获了一些消息,看到这首七言诗,真是该感慨了!上次写篇《浪花
三国两晋南北朝,陷落在汉朝和唐朝之间的低洼地带,两边是“汉唐盛世”两座大山,这块洼地一片混乱,步步都是阴谋、陷阱。然,乱世出英雄,一点不错。但看三国,多少豪杰!豪杰中的豪杰,便是曹家。
政治与军事,曹氏的无人可比,应该大家都没有非议。而文化呢,其实更是绝对没有其他家族和个人,可以跟这一门匹敌!以前倒是忽略了。
曹操,作为魏国政权的实际创立者,不平凡的生活阅历和创业经历,磨砺出他高贵的精神与气质,再加上位尊权重,一呼百应,堪称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其著名的《短歌行》不用说了,集思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简洁、凝练、大气磅礴,古直沉雄,。
曹植,放任傲气,少有文才,文学天赋极高。七步成诗,成为美谈而被后人视为神人。早期的作品华美富丽,后期创作增添了许多悲凉之美。其《洛神赋》也不必说了,深情、优雅、华美、细腻,树立了千年来描述美女的框范。
想说的是大多数评论者(也许只是我这一个读者,嘿嘿!)忽略的人——曹丕。曹丕其人,印象中,自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奸人,阴诈狠毒。原因么,看《三国演义》啊,有误导。加之,读杂书,看到他对美女甄宓的始乱终弃。最不能原谅的呢,当然是对胞弟才子曹植的杀心,曹植那首著名的七步诗,自己扬名立万,也算给胞兄曹丕脸上贴了个永远的标签——心狠手辣。
而后,读到书写曹丕为悼念故友“建安七子”之一王粲,而让大家学驴叫的故事,禁不住一笑莞尔,曹丕也有可爱的一面啊!重新,全面审视其人——
曹丕,真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风云人物。多参阅了一点他的资料,立即对他短暂的一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历史评价该咋说?魏国政权的创立者,炎炎两汉的终结者,逆命者?篡位者?而在文学上呢,其实他原来有很不低的地位,做出很不小的贡献哦。文学史是该记上这位帝王一笔的!说到帝王,很多学者公认,论文学上的造诣,首推后主李煜,然后就是这位魏文帝曹丕啦。
查文学史资料,曹丕,第一,写作不少乐府歌辞形式的民歌好诗,完整的七言诗由他首创;第二,著有文学理论书籍《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本宏观论述文学的意义、体裁、风格、气质的书籍;第三,他还是一个文坛领袖,著名的“建安七子”即是曹丕的文学密友,作为统治者,他培植和推动文坛的建立发展。
再细看他的文字,就说《燕歌行》吧。群燕、秋霜、空房、泪水、衣裳、古琴、星汉等一系列极具美学内涵的事物。韵律方面,第一首压“凉”的韵,给人冷清之感。犹如一支埙曲那样低沉。真正做到了风格清丽、感情婉转细腻。同时,大量使用叠字叠词,一唱三叹:“慊慊”、“茕茕”、“皎皎”、“漫漫”、“耿耿”,使得诗歌的风格那么清丽婉约、音调如此流转和谐。
他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雍容矜重,炽烈而又含蓄,急切而不失端庄。既写景抒情又写人叙事,一位深闺女子自言自语,真个是千回百转、凄凉哀怨。人说建安风骨,慷慨激昂,铿锵刚硬,但不得不承认哦,这位贵为帝王的才子,以自己的文字体现的清丽之美、柔性之美、婉约之美,无疑在建安文坛的钢筋铁骨之上,描绘了一朵明艳凄美的蔷薇花。
这便要感叹了!曹丕一个政治家,写的文字既无其父曹操那种慷慨激扬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也无其弟曹植那种积极上进志欲报效国家的思想,却总透出一种诉说不完的凄苦哀怨之情,言事抒情用闺阁女子的口吻!“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给曹丕的诗作下了这样的评语呢!
所有反差大的东西都有巨大的吸引力
自然,读得越多,越要叹息——人,真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历史的烟尘又掩盖了多少人真实的思想和内心!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秋风寂寥,案上夜读,念到这样的句子,小女子心肠戚戚,突然感觉这位原来认为奸诈阴沉冷酷的人,倒是比那些气吞山河的豪杰更加贴心亲切呢。
短歌微吟不能长——来自千年前一个帝王、一个文人、一个才子心里的句子,这个秋夜到了我的唇上,反复咀嚼,抛开原句的意思,想开了去,不禁在心中暗自问,什么是短?什么是长?人生短,人在历史里若沧海一粟。功名成败也短,都是一个历史的片段和瞬间。而人性的光辉,心灵的颤动,没有环境、性别的局限,超越时代,超越历史,反映真心真情,歌颂人性的文字,才是人类共有的相通的永恒的吟唱。文字的吸引、文学的不朽,不正是在这样的地方吗!
(相关博文——《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