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浪花 英雄

(2010-06-17 07:16:56)
标签:

曹操墓

考古

水晶屏风

洛神赋

陵墓

《短歌行》

曹丕

中国

文化

分类: 随笔

浪花 <wbr>英雄
总是对旧物迷恋。我崇拜的职业之一,是考古。

 

只要想一想,一个古物,顺着时光的河流,漂泊到自己眼前,你用目光小心拂拭,似乎你触摸到的就是数百数千年时间,固体的时间,那是多奇妙的感觉!

 

当然,我没资格考古,我能做的只是读读考古的书。其实考古书一点不闷,很有趣。我爱反复读那些中国陵墓建筑啊,陵墓秘史啊,考古地图啊…..之类。曾经发烧到嫌别人的地图不够详尽,自己查不同时期的资料,画地图;至今还存着自己在痴迷阶段绘制的各代帝系族谱。那种Family tree 枝系庞大,越画越多,一张纸拼接一张纸。

 

最近不可不关注的就是曹操墓。魏武王72疑塚啊,真的找到了他的墓了?我真愿意是真的。但心里还不敢抱太大的希望,之前不是发生过“华南虎”事件吗!最近公布的考古结果,似乎证实该墓是曹操墓,但还有专家在质疑,无论如何,有点兴奋。

 

帝陵,是帝王死后的巨大堡垒,通过它,帝王们把自己生前的权利兑换成死后的权利,把自己的名字放大在大地之上。凭着陵墓,帝王的威名在时间中负隅顽抗。

 

曹氏一门,从曹操说起,还是有点意思的。

 

小时候看京剧,曹操一张大白板脸孔,老人说,那是奸人扮相。单听曹操一句话也感觉够狠——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可后来自己读曹操,觉得还不算大奸大恶。煮酒论英雄,对刘备已经心有芥蒂了,看刘备弱得拿不住筷子,就放过了!换个后世杀父弑兄的帝王看看,十个刘备也杀了干净,以绝后患。再看对关羽那个爱惜,真是求贤若渴,爱才爱到家了。

 

曹操的爱才,有诗为证啊,由《诗经》改写的《短歌行》里,雄才大略的曹操,沉吟不已,对贤才的渴慕之情,可谓一往而深——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有点缠绵,可不是写给女人的,三国乱世,急于建立伟业的男人心里,没有空地让男女情爱的春草孜孜蔓延。后期虽有铜雀台收集美女的记载,这里曹操的沉吟,却绝对是为招揽贤才而沉吟,为图霸业而忧思。一首描写男女情爱的诗,境界被扩展得广袤高远。

 

在《短歌行》的一开头,我们已可看到这个枭雄的内心世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天大的英雄,在时间的面前,也感到自己的人生短若朝露,经不起日光的照耀!原来铁血男人曹孟德也是有几分人情味的啊!

 

其实也不奇怪,即使是见惯了流血死亡的霸主,也还是该有那样的瞬间,表现出一个常人的性情吧!比如曹操,《三国志》记载,曹操有25个儿子,其实还漏了一个早年就战死的长子。曹操老年生病,临死,爱回忆起为自己而战死的大儿子曹昂曹子修。曹子修在危急时刻将战马让予父亲骑了逃命,自己死在乱刀之下。曹操老来总说梦到子修,向他问及自己的母亲,早卒的刘夫人,曹操便感叹,自己未负其他人,只死后难见子修一人!想来,若此长子不亡,也许魏文帝另有其人也不一定。

 

于是再说魏文帝曹丕。很多评论对他的描述都不好,一副小人形象,阴沉狡诈。征战夺权的大事不说,单想想曹丕居然连自己无心从政,只爱读书的同父同母的弟弟曹植都不想放过,就可见其狠毒。再有对甄宓的寡薄负情,也让人心寒。官渡一战之后,曹军直捣袁府,曹丕久闻甄氏美貌,一见之下,失态得手中宝剑都掉在地上,不顾父亲跟弟弟都有占取之心,将甄姬据为己有,可怜的美女甄宓,一朵乱世桃花,从一个男人的掌心转到另一个男人的掌心,不能自主。这位美人,起初自然深受宠爱,生育一子一女,一心呆在老家邺城侍奉曹丕生母,曹丕称帝之后,本该册立甄氏为后,不想时过境迁,曹丕身边另有郭妃新宠,借着甄宓写了几句忧郁思念的诗,在曹丕面前进谗言,昔日痴立落剑的曹丕,居然不念旧情,一杯毒酒,将甄宓赐死!而且,郭氏还令人将其口塞粗糠,长发披面,意在让她死后灵魂无颜见人,无口可言。一个名扬天下的美人,根本没有申诉的机会,死得如此凄惨,死于郭氏狠毒,更死于曹丕薄情。

 

不过最近读杂书,倒翻到两本书各提及一则曹丕的趣事,让人一笑。一说与“建安七子”王粲有关。王粲死后,曹丕带一群人到其坟上祭拜,此位魏文帝的祭文写得太可爱了——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他说,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咱们每人在这里学声驴叫,给王粲听吧!当即,王粲坟前响起一片驴叫声!

 

另一说有关曹丕妃子薛氏。文帝夜里读书,四周围着水晶屏风,薛妃伺候夜读,也许困了吧,也许那水晶屏风太透明了吧,反正她一头撞了上去,顿时血流,即刻毁容啊,脸上留下一道斜着的疤痕。曹丕不但没有嫌弃,反而说她伺候有功,有点因公受伤的意思吧,安慰她说这伤痕红艳艳的,若朝霞将散,美得很!我喜欢!索性还给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晓霞妆,对她格外宠爱,搞得其他妃嫔纷纷效仿,开始用颜料在脸上画一大道斜伤疤,把好好的脸弄残破了才算!这一则故事拿来跟甄姬的惨死比较,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见男人在女人一道上,记忆力是萎缩的,倒底只有那天天眼前承欢的新人,占尽雨露,再多的昔日恩情,都不是旧爱能持的依靠。

 

无论如何,总算有一两则温暖的故事,抛开那些夺嫡时的阴鹫狠毒,看到了文帝作为人的多面性情。

 

当然,说曹家,说了曹丕和甄宓,绝对少不了曹子建曹植。

曹植的七步诗是从小就背的,心里那个佩服!曹子建不但七步成诗,还在诗中指责并规劝兄长曹丕,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救了自己一命!多有才!难怪谢灵运口吐狂言,也只得如此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一斗。

 

才,只是一方面,更难得的是情深。如果说曹操有两面,一面残酷阴沉,那就给了曹丕;另一面大气深情,却在曹植身上得到体现。这才高八斗的才子,偏偏将一腔深情给了天下美女之中独独他不能沾染的一个,甄宓,他的嫂子。曹植最动人的作品《洛神赋》,描绘了绝美的洛神,一直是中国女性审美的典范——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而此《洛神赋》原名《感甄赋》,因为名字太露骨,由甄宓的儿子,继曹丕之后的魏明帝曹睿改为《洛神赋》。曹植曾向父亲请求将甄宓配给自己,但终究争不过兄长曹丕,就像在权利的争夺中,他注定要败给曹丕一样。据说曹丕在甄宓死后,似有悔意,将甄宓的枕头赐予曹植纪念,故而有后世李商隐作诗曰“宓妃留枕魏王才”一说。这位才子以其满腹才华,毕生思念,为一个终究不能拥有的女人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为建安风骨、蓬莱文章增添了一抹凄迷艳丽的色泽。

 

再看曹操其他的儿子,也还有出色的,比如曹彰,善战;再比如,我们从小听故事里面讲到的那个聪明小儿子,会称大象重量的曹冲,也算个天才吧。

 

大江东去,一时多少豪杰!看了考古发掘曹操墓的一段视频,一号墓室已经有7个被历代盗墓贼挖的深洞,文物所剩无几。想起大家的争论,倒底要不要发掘古代王陵?我觉得现在的发掘,也是一种拯救啊,以其给可恶的盗墓贼破坏得千疮百孔,不如正式由专家将文物出土保存。

 

倒底这是不是曹操的高陵?有待考古发掘结果的进一步证实,各路专家各执其词,没有结果。按照我比较庸俗而且古板的想法,倒希望它是真的,少一点历史的悬念,多一份现实的借鉴。

 

再强大坚固的陵墓,又怎能隔绝尘世光阴的入侵?再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和威严,都有管不到的死角——时间。时间是流质的,穿透墓墙,腐化销蚀一切——华丽的陪葬、严密的设防、伟人的身躯、庄严的权利……所有从时间里获得的一切,时间都会收回。

 

想来,还是这段弹唱词贴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