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的香格里拉》
这里,距卡瓦格博最近
8000

自从颁布了那个“不再允许攀登”神山的宣言,从此,世间俗人只能仰望卡瓦格博,当地旅游部门为了更好地让游客“拜见”卡瓦格博,特意修了一条长长的栈道,直通卡瓦格博明永冰川的最底部,建了一个木质框架的的观景平台。于是,这里便成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看到卡瓦格博最近的地方。

上到观景台的距离不远,垂直海拔也就几百米。但是,一打听,上山需要多少时间,可就把我们迷惑了:有的说两小时,有的讲四小时----我试着走了一百来米,背着近十斤的相机镜头,就喘得不行了。这里毕竟是4000米的高海拔,为了保存点体力精力拍照,我们还是决定租用当地藏民的马匹上山。
上了马,才知道骑马上山其实是一件很不好玩的事:一来心疼气喘吁吁马儿(毕竟驮着一百来斤的家伙,从未当过剥削阶级,还是很不忍心的!),二来不会骑马的人平地尚且很别扭,骑马上山则更是一种折磨:身子前倾、双手要紧扣马鞍,双腿要紧紧夹住马肚----呵呵,那个难受!第三,从图片上可以看到,走的“马”路,尘土飞扬,搞得我们简直就是“吸尘器”!看看对面来的“马”客,带个大口罩或是用丝巾蒙面,开始还以为她们“装酷”,结果,上到一半,我都恨不得找块抹布捂着脸嘴,呵呵!
不过,尽管如此,你要是上山,我劝你还是骑马上去,我曾下马试着走了走,每上山爬坡30~50米就要歇歇脚、拼命喘口大气,更别说留意四周的风景了。。。。。
,

不过沿途的风光还是很漂亮,正值深秋,金黄的秋叶配着湛蓝的天空,那种色彩的反差经常会让你想到那个词:“香格里拉”!

再忍受了近一个小时的“打马上山”的姿势后,我们终于来到马儿幸福的终点:太子庙!太子庙很小,也很破烂,现在基本上成了马夫、马儿的休息集散地,唯有挂着的经幡,偶尔路过的喇嘛才提醒你:这是距卡瓦格博最近的一所寺庙。

太子庙相传是为纪念宁玛派祖师朝拜圣山而建,可惜已毁于“文革”,今虽复修,但难以昔日风貌。太子庙藏语称“乃弄”,包括上寺“归堆”(莲花寺)和下寺“归美”,故太子庙又有“归美寺”之称。它是内转经路上的一个重要站点,许多本地的藏民都会围绕着太子庙顺时针转上3圈,我们也随乡入俗绕行三圈.
接下来,即将开始我们最后的冲刺----爬上N多个台阶,到观景平台看明永冰川,近距离接触卡瓦格博!

提着1DS大马三,加上70--200的“小白”,再加上摄影背包里乱七八糟的玩意,爬在近4000多海拔的那么多个台阶上,我已经是眼冒金星(上面这张照片可不是对虚了焦哈!)。身边的游客也不多,奇怪的是在这些游客中很多是日本人,不知道他们哪有那么多好奇。除此之外就是转山的藏民了。

藏族人每年都要朝拜一座特定的神山,而梅里雪山是整个大藏区转山朝拜中最有名的一座。
梅里雪山的转山活动分为“外转”和“内转”两种,前者是围绕整个梅里雪山转行一圈,约需用时6至9天;后者仅对梅里雪山的部分地区进行转行朝拜,大概要2到3天的时间。

喘息之余,身边走过的既有头发已经霜白的藏族老人,也有父母牵着的极小的孩童;有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小女孩,也有孤立独行的行者;有来自西藏,有的来自青海甘肃。尽管他们浑身泥泞,风霜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然而,我并没有在他们脸上看到那种长途旅行之后的疲惫,相反,我看到的是一种兴奋——每个人的脸上都呈现出一种即将开始进行盛大宗教活动的兴奋。

说实话,我进藏数次,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的藏区也出入过不少次,然而,细细想来几乎没有碰到过富裕的人来转山,来者大都是经济贫困地区的藏民,他们来一次可能要花费自己一两年的积蓄,甚至是一辈子的积蓄。有的一家人转山,一个小拉车便装满了全家的家当;有的婴儿就开始随着父母转山,转完下来,也就长大成为了儿童、少年。

西藏的魅力也正是在于此:在藏民的意识里,自己不是为今年今世而活着。他们相信在特定的时候转特定的神山,死了之后会升天。宗教是他们最重要的事情,越落后的地区越是有着深厚的信仰。他们中间也许有很多人来转山却回不去了,有的就死在转山路上,但那些虔诚的信徒认为死在朝圣路上也是幸福的事情。
这些东西,作为“异教徒”的我们是无法理解的,作为城市楼群里的现代人也是无法感知的,也许,只有来到这样的地方,来找到这样极端恶劣却又极端美丽的雪山下,也许他给你的那种感觉上的震撼、给你那种心灵上的慰寄,会让你幡然梦醒或是若有所思,进而肃然起敬。

终于到达了这个观景平台,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明永冰川,而抬望眼,卡瓦格博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
明永冰川,隐藏在澜沧江边一条深深的峡谷里,依偎在卡瓦格博的怀抱中,如一条披满银色鳞甲的巨龙缠绕在梅里雪山上,当地人叫它“明永恰”,因冰川下的明永村而得名。梅里雪山,似一张巨大的屏风,将印度洋带来的上升暖流与青海四川南下的大陆冷空气分别阻挡在山的两侧,冷暖空气在此交汇融合,变化成浓雾和大雪,从而在这里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低纬度、高海拔、季风性海洋型冰川。
每当雨季来临,明永冰川便格外兴奋躁动,它不断向山下延伸,冰舌直探2600米的森林地带;而到旱季降雪减少,冰川消融过快补给不足时,它又很不高兴的将冰舌缩回到4000米以上的山腰。由于降水量大、温度高,梅里雪山的冰川运动速度远远超过一般海洋型冰川。剧烈的冰川运动,加剧了对山体的切割,造就了令所有登山家闻之色变的悬冰川、暗冰缝、冰崩和雪崩;而由于垂直气候明显,整座山的气候变化更是喜怒无常,雪雨阴晴全在瞬息之间。

明永冰川全长11.7公里,宽达500余米,因为它是卡瓦格博身上披挂的银色战袍,战袍随风而舞,下摆一直拖到离澜沧江只有800米的地方,然而由于其海拔太低,经常被冰雪崩塌时气浪卷起的泥石流覆盖湮没,于是低处山谷里的冰川就变成一片带着细小起伏的黑沉沉模样,只有少数地方因冰崩而露出冰川冰特有的晶莹蓝色,乍一看去毫不起眼,因而被小Y童鞋戏称为“明永煤矿”。

在观景台上偶尔能听见冰川发出巨大的响声,应该是高处的碎冰断裂引起的吧。近处细看,明永冰川晶莹剔透的冰面上已经盖上一层黑黑的灰尘,失去了本来的颜色,但是,从残存的裂缝中依旧可以看出原来的本色----那是一种梦幻般的晶莹、一种似蓝近绿的剔透,这就是万年玄冰的本色吗?

墨绿的山体、火红的树与藤、金黄的叶、雪白的冰瀑、玄黑相间的冰川,幻化成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主题。那冰川从天而降,仿若一条从远古洪荒奔走而至的哈达,
进献给头顶的卡瓦格博,成为这个主题中永恒的部分。
这是卡瓦格博距离上离我最近的一次----我只能走到这里;也是最远的一次----从来没有这样一座山让我如此敬仰、高不可及……
于是,我,翻身拜倒。
连载:《梦里的香格里拉》
1、《梦里的香格里拉》:开篇
2、
《梦里的香格里拉》:快意大理
3、《梦里的香格里拉》:放弃丽江
4、《梦里的香格里拉》:哈巴的祥云
5、《梦里的香格里拉》:独客宗古城的老街
6、《梦里的香格里拉》:东竹林寺的绝世珍宝
7、《梦里的香格里拉》:老板娘的店
8、《梦里的香格里拉》:纳帕海的纯净
9、《梦里的香格里拉》:玉龙雪山的绝唱
10、《梦里的香格里拉》:古城里的青稞旅馆
11、《梦里的香格里拉》:在路上
12、《梦里的香格里拉》:金沙江第一湾月亮湾
13、《梦里的香格里拉》:金色的白马雪山
19、《梦里的香格里拉》:缘起缘尽
22、《梦里的香格里拉》:梅里往事
23、《梦里的香格里拉》:吃在香格里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