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网站公布了《2008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上一年度考核为A类的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走了两个极端,中国移动位列名单的第一位,而中国电信没有出现在32家A类企业名单中。
我不关心这样的“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会对公司一把手个人收入有多大影响。一把手的人选可能由于国资委的轮岗、任命而调整,到年底各运营商一把手都是谁,还很难说。而且,即使是评到C类的央企一把手的工资和福利,也远远超过普通员工的收入(如果您不相信,可到网上的论坛查查各地新联通的员工级别工资,其他央企也类似。注:根据国资委的考核和运营商的业绩看,2008年联通评级最可能也是B,这里以联通为例,是因为近期联通的级别工资的公开信息更多一点)。
我最关心的是,国资委的央企负责人考核指标是否出现了问题?是否过于以“经营业绩”或者说“短期收入”为核心了?从2008年对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考核似乎可以看到这一点。
通信产业网中一条消息中有这样的内容,“有观点指出,中国电信此次未能获选A级,主要原因是其2008年业绩出现大幅下滑。财报显示,中国电信2008年全年净利润为8.84亿元,较2007年下滑96.3%”(注,财报为上市公司中国电信(0728.hk))。
我不知道这个观点出自何处,同时由于国资委考核的集团公司和上市的子公司中国电信(0728.hk)也不死一个主体,上市公司的财报也不能简单作为母公司的收入,例如中国电信还控股了另一个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中通服(0552.hk)。
但从我多年对中国运营商、设备商的跟踪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2008年与2007年经营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由国资委和其他管理机构建议,并得到三大运营商上市子公司批准的“电信重组”实施。电信重组方案6月确定,国资委管理的运营商由六家调整、合并为三家,国资委的考核对象全变了。也就是说,2008年考核中位列第一位的中国移动并不是2007年的那个,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一样。
同时,电信重组给三大运营商2008年下半年的“经营业绩”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肯定会影响到全年的“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这里分别简单分析一下:
中国电信:为了发展移动业务,中国电信花费1100亿元购买了联通的CDMA网络,而且已经规划三年内的移动业务发展是以用户发展、网络建设为中心,而不是利润这样的“经营业绩”指标。中国电信(0728.hk)财报净利润与2007年相比,下滑了96.3%就是明显的例证。
中国联通:新的中国联通剥离了“鸡肋”业务CDMA,合并了盈利能力较强的中国网通(估计独立考核的话,中国网通也可列入B类),“经营业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中国移动:受益于电信重组,在竞争对手忙于整合时,中国移动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发展,收入、利润、移动用户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知道铁通的固网是否列入了对中国移动的考核,不过由于占整个业务比例过小,固网营业收入的变化,对“经营业绩”没有明显影响。
也就是说,“电信重组”本身对三大运营商的影响,中国电信负面,中国联通偏正面,中国移动明显正面。这包括了与运营商自身前几年业绩比较,包括了运营商之间的横向比较,就是没有包括对有可能影响到运营商今后竞争力的战略调整的影响。而运营商未来业绩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些战略调整。
说一个反面的极端做法,如果中国电信不收购CDMA网络和业务,或者即使收购了CDMA,也不对移动业务积极投资,中国电信2008年的利润应该很容易保持在2007年的水平,甚至会略有增长。如果因为这样,中国电信负责人王晓初的“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应该会保持在A类。这样碌碌无为的A类企业多了,应该不是什么好事吧?
http://www.chinatelecom.com.cn/images/qydx/qydx_logo.jpg
注:除特别注明外,本文中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指列入国资委管理央企名单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
李荣融主任自比国资委为中超球队 [原创
2009-06-30]
中国移动成电信重组初期的暂时受益者 [原创 2008-11-15
]
妙用战争模拟提升3G业务体验
[原创 2009-07-22 ]
移动:科学发展TD仍需“大智慧” [原创 2009-07-06 ]
力拓间谍门暴露我国竞争情报工作严重滞后
[原创 2009-07-20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