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妙用战争模拟提升3G业务体验

(2009-07-22 15:47:53)
标签:

3g

体验

竞争情报

标杆

战争模拟

(付亮谈竞争情报之九)(3G竞争系列之七)

 

北京市19家三级医院院长在体验了一天普通患者的经历之后,20日在一起座谈切身感受。他们发现目前患者看病难的几大难点是:停车难、挂号难、等电梯难、候诊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详见媒体报道:

北京晚报:19位医院院长体验看病难苦等6小时问诊20分

北京日报:北京19家大医院院长当患者体会:不托关系看病难没找熟人 看次病两三个小时下不来

北京青年报:19位院长体验患者看病难

两个运营商一把手也亲自体验业务,王晓初在终端会议上拿着宇龙酷派的手机宣传,王建宙说,其7月初到新疆的时候,从下飞机一直到宾馆,一路上都在进行视频通话,走了30公里,视频电话都没有中断过。运营商高层在体验、宣传自己的产品,这是一个不错的突破。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像上面那些医院院长到自己医院“体验”那样,被表面现象所蒙蔽。那些院长们以前也看过病,也在自己的医院“体验”过看病的经历,但这次体验,收获颇多。其原因是:他们这次体验是“到其他医院做了一次普通患者”,而不再是医院领导(自己所管理的医院)或在医院关系众多(到其他医院就诊),可轻易解决问题。这种体验很难真正发现存在的问题。曾经有这么一个事例,某领导坐轿车考察农村时突然改变线路,才发现了油漆成绿色的砖围墙后面隐藏着的破败的村庄。

印象中,全球管理机构对五星级宾馆的评价,除了硬件设施外,一个主要的检查方式,就是在宾馆不知情的情况下,作为普通的客人去全程体验宾馆提供的服务。这是一个最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具有决策权的高管,作为普通用户去亲身体验,从中发现并总结问题,然后从用户角度拿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如果有决策权的管理者能作为普通的消费者走一走的话,北京的地铁、公交早高峰,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周边的交通这样的问题,可能早就发现并解决掉了。

 

北京的19个院长体验后,相信很快都会拿出一系列的便民的整改措施。对于与用户联系更为紧密的通信服务来说,运营商高层也应该更多地突破既有的框架,从而能够对产品或服务有一个更全面、准确的评价。

什么样的资费更能打动用户,什么样的资费结构消费者不会认为被骗,什么样的服务用户才会满意,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增值服务,对服务的促销宣传、广告又应该如何做,投诉处理流程如何合理,什么样的解释和做法能让消费者更满意,都应该从消费者角度去考虑。资费应该能让初中以上文化的老大妈看明白,而不是保险精算师或律师;推出新业务时,业务定制、使用流程的制定过程中,项目设计人员、项目负责人,甚至公司高管,都应该以普通用户的身份按照规划中的流程走一走,看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应该怎么改进。如果那样的话,肯定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其用户满意度也更高。

 

从年初3G牌照发放,三大运营商都出台了大量的宣传、促销政策,但一些现象值得关注:

  • 高额的广告费不仅未能带动用户规模增长,甚至引起用户(含潜在用户)的误解;
  • 促销时只说优点,不说缺点,拿实验室数据做宣传;
  • 新资费推出了,但并没有网络、终端和业务配合;
  • 3G流量资费与2G资费去对比下降多少,又说数据业务是3G的重点;
  • 宣传可视电话是杀手,却杀出一个网络还存在明显问题来;
  • 营业厅建了体验平台,但消费者只能体验高速上网;
  • 潜在消费者有3G问题咨询,客户服务代表自己还说不明白什么是3G;等。

对这样的体验结果,消费者并不满意,也直接影响到了3G业务的开展,如果能在业务规划过程中,引入普通消费者做一个全面的体验,并根据体验结果作出适当的调整,而不是运营商在政策出台后在“试错”过程中不断修改,将明显减小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加快3G的推广进程。

 

在业务制定过程中,用户体验的方式主要有:

  • 请普通用户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自由体验,规划人员通过录音、录像、体验过程电脑记录、体验环境旁不被注意的观测点、体验后的问卷总结体验结果;
  • 市场一线、熟悉消费者的员工在不受约束条件下,完全模仿不同类型的普通用户自由体验;
  • 规划人员及项目负责人、公司内用户体验专家(可临时外聘)、公司市场(企划)负责人模仿普通用户体验;
  • 公司高层模仿普通用户体验。

其中,普通用户和公司高层体验效果最佳,但普通用户体验成本最高,公司高层事情多,很难有足够的时间体验,且可能无意中享受到了普通用户没有的便利。规划部门和市场部门员工体验,最重要的是要完全像普通消费者那样去体验,去发现问题,而不是作为一个对通信非常熟悉的通信行业员工,而且应该尽可能全面模仿不同类型的用户,充分考虑不同用户之间感受的差异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体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找到出现问题的根源,这非常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其实这种体验,本来就是竞争情报的战争模拟,通过模拟所处的环境和决策方案,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带个人感情,公正地全面模仿不同的角色,去发现问题,是竞争情报工作者的基本技能。

 

附:一些知名人士、观察家拿自己的“蜻蜓点水”式体验说话,如:

  • 用了一款终端没两天,就说其必胜,要知道竞争对手可没闲着;
  • 拿着手机看看有没有信号,就评价网络好坏,要知道不同应用对网络要求不同;
  • 自己喜欢什么业务,就说这个业务是杀手;
  • 忘了自己是一个高收入的白领,而去评价资费的高低;
  • 自己不喜欢iPhone,却说喜欢iPhone的人爱自杀;
  • 自己收到垃圾短信少,就说垃圾短信危害不大,或者自己收到了垃圾短信,就说必须彻底封杀垃圾短信;等。

这样的体验没有一个科学的体验流程支撑,其体验的结果只能是一家之言。

 

相关:

力拓间谍门暴露我国竞争情报工作严重滞后 [原创 2009-07-20]

谁先跳出3G手机“时尚商务”定位蓝海 [原创 2009-07-17]

诺基亚渠道门中的竞争情报典型应用 [原创 2009-07-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