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北京联通针对G网后付费用户的套餐还没有推出,这里只将北京联通CDMA网与北京移动进行对比,一般说来联通G网的套餐资费应该不高于CDMA套餐,也不低于CDMA套餐的90%。
注:关于北京联通号称真正单向收费的自由型,我在文章“北京联通自由型单向收费与88套餐相比并不便宜”已经分析了,其实自由型并不合算。
北京联通C网单向套餐资费 来源:媒体报道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7/02/14/bjlz070214-1.jpg
单位:(元/分钟)
北京移动全球通畅听99套餐 来源:北京移动网站
月基本费 (元/月) |
包含本地主叫分钟数 |
套餐内外本地主叫资费(元/分钟) |
本地被叫资费(元/分钟) |
包含数据业务* |
17951国内IP长途资费 |
99 |
280 |
0.35 |
0 |
10M GPRS流量 |
0.1 |
139 |
560 |
0.25 |
0 |
10M GPRS流量+ 25条彩信 |
0.1 |
199 |
1000 |
0.2 |
0 |
50M GPRS流量 |
0.1 |
299 |
2000 |
0.15 |
0 |
50M GPRS流量 |
0.1 |
北京联通可能是害怕被说是抄袭,或是被动应战,将前后顺序做了很大调整。表面上是将最吸引用户的放在最左边,但由于将用户最感兴趣的价格放在了不显眼的位置,从格式上讲,双方不相上下。
下面将其他几项做个简单对比:
1、套餐外移动资费随套餐标准提高,不断下降,而联通保持在同一个价位上,可以理解为联通不希望ARPU值增加,希望客户只使用套餐内分钟。
2、联通刻意突出套餐内每分钟资费折合资费,而移动突出套餐外每分钟资费。由于套餐内折合资费必须是消费完全部套餐才可以享受的,联通有误导客户的嫌疑。
3、单位分钟用户受益程度
4、捆绑IP套餐。双方都做到,而且资费一致。
5、对新业务推广,移动捆绑赠送GPRS流量,而数据业务占优势的联通CDMA网络没有。 移动大胜
6、推出时间,移动早,处于主动地位。
7、宣传借单向收费噱头炒作。
总评:移动大胜
遗留问题:这是联通双网营销分离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宣传,从宣传时间上明显超过了移动,但宣传成本高,双网套餐容易混淆。从某种意义上看,以后联通如果想促销的话,必须在考虑到双网共赢的条件下主动出击,否则,将异常难受。另外,此次宣传分离,可以说是已经判决了06年双网品牌融合的失败,联通必须尽快将双网的品牌剥离开,否则以后会更加被动。
相关:
2007-2-7中移动将3g牌照发放拖到年底
最大焦点仍是联通双网运营
中国政府网:联通单向收费报道
金融界论坛:北京联通单向收费七大陷阱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