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鹰飞云南(下)

(2005-10-13 11:36:01)
分类: 蓦然回首

  故土/人情

 

母亲是红河州建水人,所以我也有一半算是建水人士。只是却不会说动听的乡音,未免有点遗憾了。从我记事起,建水只去过三次,大抵是因为交通不便的缘故。

01年国庆长假,因觉得在家中实在无聊,便想到建水走一遭,一则感受家乡久违的风土人情,二则是因为闹得沸沸扬扬的古宅拆迁事件。

区区4个小时后,我便站在了朝阳楼下,面对着几乎陌生了的城市,努力搜寻着脑海中的记忆碎片。一缕香味飘过,儿时熟悉的烧豆腐场景立刻浮现了出来。随味而去,见到的依旧是不变的烧烤摊,围坐着三、五个人,或闲聊或饮酒,老板娘仍旧在用包谷粒记着数生来便爱这份闲适与轻松,自然就不免饱尝乡味。建水的烧豆腐的确不同,烧得又黄又大,可口非常。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水原也是个文风颇盛的地方,这里出过的进士举人为云南之冠。第二天走在建新小街,竟发现十余栋古进士第、举人第、将军第几成废墟。虽然来之前曾在报纸上了解过此事,但看到如此情景还是让我大吃一惊。只为县政府要建“仿清建筑一条街”!因此上需拆真民宅而建假古迹!呜呼,有愚人至此,夫复何言?二十一世纪,居然还能眼睁睁看着一座不逊于丽江、大理的古城消失在我们眼前!这种沉郁的心情一直陪我游完了素有“滇南大观园”之誉的朱家花园。一座亭台楼阁处处雕梁画栋的宏伟花园真的就抵得上数十间清代的古民居吗?万一又有人突发奇想,再建条“仿明、仿宋街”,那这唯一存在的花园是否还要遭受同样的命运呢?家乡,第一次让我感到了些许遗憾、些许惆怅!

总算令人欣慰的是文庙保护得甚好,随着建一中的迁出,这座中国现存第二大的孔庙恢复得甚好。在“大成至圣先师”像前,“军民人等到此自须下马”了,这块康熙皇帝所写之碑竟然还矗立在门前,让我很有种意外之喜。时刻一到,丝竹鼓乐齐鸣,祭孔典礼开始。古人如何祭祀“先师”无从得知,但观今人之“秀”却也颇具规模,煞费心思也!

 

说到费心思,燕子洞又更胜一筹。绝高的溶洞顶上,竟然挂满了牌匾、红布等等东西,让人不得不佩服采燕窝之人的绝技了。燕窝乃食中珍品,虽然不能目睹飞崖走壁的高人,但观赏完奇幻美丽的洞中之景后,在宽敞的溶洞大厅中吃点燕窝粥亦是乐事。

洞里黑皴皴的水总给人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以至于谣传燕子洞里有巨蟒出没,坐在船上不免有点心慌的感觉!好在顺流直下,一会儿即已出洞。

 

久在大城市已习惯了冷漠的人情和世故的社会。可在建水,不会有人把你当异乡人看待。一起吃烧豆腐的人会请你喝口酒,一同聊天;一块钱在街边吃个大碗米线,老板会额外多给你点;老人孩子会热情的为你指路家乡,依旧有浓浓热热的人情!故土虽不免令人遗憾惆怅,但乡情总能让你满怀感动!

 

  酒中豪杰

 

云南的男儿们大都好酒,特别是民族地区。我自然也不例外,而且自觉酒量尚可,所以经常也喝上几口。

电影《花腰新娘》描写的就是云南新平县花腰傣家的故事,艺术创作虽然有夸张的地方,但我觉得也基本符合实际。去年出公差曾到新平住了两天,两天不足以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但我却对花腰儿郎的酒量深感佩服。

我们在新平县一个叫嘎洒的小镇找到了当地支公司的同事,请他们带我们去办正事。能从喧嚣的城市出来走走,心情就比较愉快,办事效率也非常高。预计一天的事结果半天就完了,就由地主做东,大家喝喝酒叙叙话。“且慢!先打几把双抠(拖拉机)再吃。”他们提议。这也可以,正要摸牌。“且慢!拿杯子倒酒来。”咦?不是等下再喝吗?“呵呵,我们这里玩双抠的规矩是一顶帽子喝一杯酒。”有什么办法?只有客随主便了。打牌的时候就不免有点“如履薄冰”的感觉,万一连输几把牌,连筷子都没动过就喝醉了岂不冤枉?总算那天运气不坏,我们只喝了一杯,他们则连干四杯。

开始吃饭了,正准备倒酒,“且慢!换大碗来!每人一碗,先干为敬!”一碗酒下去,已经有点血脉贲张,豪言壮语的味道了。喝到这个程度也就无所谓了,继续吧?!直喝到下午三点,我还能走得稳路,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我们回到下处正睡得昏天黑地时,他们居然又来叫吃晚饭了!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喽。

那晚我们全军覆没,都是被他们扛着回去的。第二天中午已是“谈酒色变”,只推有事不敢再喝了,下午我们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溜回昆明。

这一回害酒都害了两三天,从此后新平花腰傣的汉子们在我心中实在就是“酒中豪杰”,兄弟只有甘拜下风啦!

 

  昔日的战场

 

我们这一辈人从小爱看的都是战斗电影。《地道战》、《南征北战》、《上甘岭》等等,所以自小英雄们的形象就深入心中。还记得小学 时老师问过大家长大后都想做什么?班上80%的男孩子回答竟都是当兵!79年在牛街庄火车站第一次看到了长长的军列,满载着大炮坦克向南方疾驰。几天后,我们经历的第一场战争: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就打响了。敌人是曾经的“同志加兄弟”越南!

孩提时候对战争天真美好的想象在成年后慢慢改变,了解了太多真正的血腥战争后,这才明白,和平和生命的意义对于我们来说是何等重要!

我们顺着江边行进了一段时间,同行的老哥看着对岸,轻轻说道:“那边就是越南了!”哦?大家齐齐转过身看向那边,努力想找出一丝和这里不一样的地方,其实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只不过是相隔了一条不算太大的河而已,我分明看到老哥的眼中有了一抹淡淡的雾气。

对岸一座小山头飘着一面旗子,“那是越南国旗。”老哥开始讲了,“79年我们从这里攻过去的,人真多啊”大家都静默了,似乎都在想象26年前那个黑夜,被炮火,被血光染红的黑夜!“这边的战斗就是攻山头、守山头、急行军穿插。因为没有战斗经验,进攻时我们的伤亡相当大,还有穿插时走丢的。”听到这儿,我不由得想起了《高山下的花环》里的一句台词:他们是在地图上量直线距离,让他们来看看,这山这路是人走的吗?“我们有次守一个山头时,打迫炮的战士因为太累,半睡半醒还在打,结果炮口角度倾斜了,炮弹全落到自己人的阵地上了!”一阵更长时间的沉默,老哥眼中的雾气似更浓了些。本想问问这个战士后来怎样了,忽然又觉得没有必要,他或许现在过得很好,或许早已长眠在这块红土地,26年的时间已足够久!

 

又见橡胶林。漫山遍野的橡胶林让我回想起8年前,微微一笑,沉重的心情有了些许绿意。繁华的边境小城里,各种人们或忙碌或悠闲的生活着,宽阔的滨江大道上各式车辆来来往往,漫步在江边,却实在无法将这里与26年前的战场联系起来。越南边民向你推销着水果、外国香烟和其他廉价外国商品;越南姑娘们会对你宛然一笑,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叫声“大哥”。

老哥这时颇有点旧地重游的喜悦,拉着我们去这里去那里,却多半人不是,物不再。最后找到一家越南小饭馆,请勤快的女老板为我们安排了一桌越南风味。

我在前面写过关于云南哪个地方最热的话题,这里可以作个断语了。我们在这里基本上从早到晚都不用穿上衣,只穿一条沙滩短裤和拖鞋就天天在街上遛哒了。当然这时也是夏天,不过据老哥讲,冬天也就穿件外套而已。其实这里哪里有春夏秋冬四季呢?每年就两个季节:旱季和雨季。

 

这就是河口!昔日的战场,今天却闻不到一丝硝烟。中国人、越南人在这里和平共处,共同为自己的生活努力着。

离开时老哥定要到界桥边看看,我原以为他会来个军礼,他却只是默默地站着、看着。我突然想起一句话:战争来去,而战士永存!

 

 

 

 

暂时就飞到这里啦,我现在更多的时间是照顾自己的巢了。回味过去总有一丝甜蜜或一点伤感。而如果过多的回味则意味着青春已经离你远去,我很不愿意承认这点(呵呵)。所以,我更愿意憧憬往后即将飞到的天空,也更愿意在字里行间飞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