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应该算是个旅游爱好者。遗憾的是并没有去过很多地方,主要是因为工作和家庭的缘故,分身乏术。不过也恰恰因为工作的关系,曾经走了我们家乡云南的很多山山水水,看到美丽的风景自然又增加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所以写这么一篇文,固然是想记录下家乡的风土人情,却也是借机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因为在其中值得回味的事确实很多……
一
五月流火
这一趟是出公差,陪同翁倩玉小姐游版纳。之前我还未到过版纳,所以这种又能看明星,又能游山玩水的事对于我来说实在也是个美差!4个小时后,我们的车慢慢悠悠的在午夜到了元江,据说是云南省最热的地方!
民国时期的《云南通志》曾这样记载:“云南本是温和乡,气候不同在两江”!说的是元江极热而丽江极冷。其实就我现在理解,河口就远比元江热,这是后话,暂时不表。5月的元江,子夜的热风缓缓拂过,脸上身上早已汗水涟涟。吃了街边小吃灌了包谷酒后,我们换人继续爬行在213国道,经过墨江时,特别想看看北回归线,它对于我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年少时的一首同名老歌让我先于地理课本就认识了它。遗憾的是夜已深,人已静,只好在北回归线飞驰而过,把心中老歌的记忆留在了墨江!
随着清晨的一阵凉爽细雨,绕过了满山的橡胶林,在中午时分我们终于到了美丽的景洪坝子!说实话,5月的版纳比我想象中更“热”情,虽然经历过元江的热风,但版纳正午的烈日仍然让我们和这座城市的人们显得安静而慵懒,人们似乎更愿意待在屋里度过漫长炎热的白天。夜幕不经意地悄悄降临,被闷了一天的人们纷纷外出,在树下、水边尽情地灌着冰啤酒,吃着著名的傣味烧烤!尽管贪恋酒店的空调,但美食当前,我等又岂能放过?
野象谷,神秘原始的地方。本来想一直走到树屋去,遗憾的是走了一半进谷的路,被安全人员阻止了,他告诉我们野象就在对面!无法再往走了!我把闪光灯关了偷偷拍了一张照片,可惜回来洗出来却模糊不清,大概是当时心里紧张手抖了一下的缘故吧!看来神秘的野象并不高兴让人见到。算了,看不成野象,看看豢养的大象吧。负责训练大象的是个中年泰国人,他的训练技术应该非常好,大象都很听话和卖力。
不知怎么我并不喜欢看驯兽表演。动物们和人类一样,生而自由,可如今它们却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不得不在牢笼中和鞭子下喘息着生命!
傍晚时一阵小雨让天气变得清爽舒服,在竹楼看着满桌的奇特佳肴和婀娜的孔雀舞,听着雨打蕉叶的沙沙声,喝完了热情小卜少送来的一杯又一杯米酒,大家都有余意未尽的感觉,于是相约在酒店的酒吧继续。早闻日本人好酒,年轻气盛的我们决定和他(她)们一较高低,经过洋酒、红酒、啤酒的轮番大战后,谈笑风生的是我们,颓然醉倒的是他们!
第二天有个小插曲:宿醉后头疼欲裂、昏昏欲睡,遂到一家小杂货店想买瓶风油精提神。店老板听我讲完后,略微迟疑了片刻,然后面带微笑的从后面拿了一瓶出来。我接过一看:**神油!天哪,还好旁边没有女性。只有笑着跟他重新解释一番,最后在一片笑声中买到盒虎牌清凉油。
......
车出了玉溪,凉爽的风迎面而来。满车菠萝和芒果的香味让人陶醉,热情的西双版纳已在记忆中。司机小唐开玩笑地哼起了:“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妈...”竟偶然想起有这么一句俗话:不到版纳终生遗憾,到了版纳遗憾终生!
我想,我同意前半句。
二 雪山下的女儿湖
当老友小木的货车吼叫着爬上山顶时,泸沽湖—神秘的女儿国静静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半小时后,我们坐在大乐水村一家民宿院子里吃中饭。盛夏的中午,在一棵大树下吃顿凉爽的中饭实在幸福,更何况有奇特的美食和多年不见的老友相伴呢?
摩梭人家自酿的白酒清冽爽口,就如门外的一池碧水让人陶醉。下午在微醺之中坐船游湖,穿上一身当地服饰,听着划船的摩梭姑娘开始互相飚歌,漂亮的高音向雨燕一样掠过清澈的湖面飞向高山、树林。不知是否因山清水秀的缘故,泸沽女儿们都长得清清秀秀,身材高挑。在蛇岛上有个节目,要我们这些男士和一个女孩子摔跤,于是在一阵阵欢笑中,一条条好汉都败在了泸沽女儿的手下。
云南是中国佛教宗派最多的地区,密宗(藏传佛教)就主要集中在云南西北部这一块。看过了西双版纳的小乘佛教,想不到在蛇岛又看到了喇嘛寺。相对于我们这些汉人来说,以前密宗佛教给我们的感觉总是神秘威严有余而慈祥亲和力不足,但笃信活佛的百姓们对宗教的虔诚又让人感动。看着人们在佛面前虔诚地磕着长头,听着喇嘛们的梵唱,身处在这样一个清灵的地方,当真觉得受了一次洗礼,身心俱轻!
晚饭时遇到一个川美毕业的老兄,惭愧记不住他的名字了,他在泸沽湖住了一年有余,作画之余又自费印刷了一本他拍摄的相集,非常精美。很羡慕他这份洒脱和对艺术的执着,遂邀他一同饮酒谈论,直喝到天昏地暗,大家方散。意外的大雨又把我们心中去参加女儿们热情“打跳”的念头彻底浇熄,无奈之下,趁着酒兴坐在民宿的天台,对着夜里温柔的泸沽女儿湖吼了一通情歌!
清晨,雨后的湖面一层轻纱漫舞,水面漂散着点点小白花,恰如新妆的少女,柔美而略带羞怯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或许是轻风,或许是好雨,把清新的小花点缀在了羞怯女儿的容颜上!
当小货车又一次吼叫着爬上那座山顶时,我们又一次下车,看着明媚阳光下的女儿湖,心中竟泛起丝丝情愫!她给了我们温柔秀美的一面,却把热情似火的一面藏了起来,让我们下次来领略。下次?我对自己说:一定有下次!
盛夏的天气就是这么怪,在泸沽湖被大雨淋,出来后却晴空万里,伴我们一路回到丽江。
才转过山上一个大弯,小木便大叫起来:快看,玉龙山!我随眼望去,白白的玉龙雪山衬着蓝蓝的天空,没有一丝遮掩的出现在我们眼前。就着这难得的好天气,我们决定直接上山。因为初到丽江时小木就说过,玉龙山经常云雾缭绕,很少能看到清清爽爽、无云无雾的时候。
一座好山,必得有好水相伴!才到山脚,我就知道此言非虚。一条清澈见底的“雪溪”(雪融化之溪流)从山上一路奔流到山底,形成一个“碧水寒潭”!其实说寒略显夸张,但掬一捧水洗面,却还能感到雪的清凛。
洗去一路的灰尘,坐着观光吊索悠闲的上山。走在木头修建的栈道上,眼望去是晶莹的雪山,夏日的炎炎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漫步走到云杉坪,却是满眼的翠绿,牛羊星罗棋布地散在草地上,牧童时不时唱上一曲放牧山歌,竟有雪山仙谷之意。我们遂决定到杉树林中一探仙踪,约莫个把小时后,仙自然无法探得,不过也领略到了雪山密林的别样风情。
曾拜读过李霖灿老先生写的玉龙山游记,确是仙境处处,美不胜收。但我却无缘再继续向上,因97年时山上未开放,加之种种装备一样也无,只能驻足在云杉坪仰望神秘的处女峰—扇子陡了。
秀美的女儿湖,伟岸的玉龙山!当年的匆匆一游,时光却已过去了八年,对女儿湖许下的心愿始终没有了却,仍旧怀念湖中小花、湖上飞歌。下次?究竟是何时呢?
三 沧海一声笑
一直都很爱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有好几部书已是三读甚至多读过。96年春节,有朋相约,到金庸先生非常喜爱和推崇的大理一游。
“风、花、雪、月”的地方,自然就有很多“风、花、雪、月”的人与事。痴情的段誉和慈爱的段皇爷虽然并不是真实的人物,但在这样一个浪漫的地方,总不缺乏美丽的故事:蝴蝶泉的传说,五朵金花的电影…同行的朋友中不乏妙人,自然也就联想到一块儿啦。于是大家就金庸先生书中的男主人公谁是第一大侠、谁最帅做了番探讨。
言归正传,来到大理,首先要游的自是洱海。看着蔚蓝清澈的湖水,不由得联想到滇池,惟有一声轻叹!洱海是云南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湖中遍布岛屿、岩穴、湖沼、沙洲,林木、村舍,各具风采,令人赏心悦目。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我们首先要去的就是“三岛”了。大理的文化氛围是非常好的,从岛上亭台楼阁中随处可见的古碑、楹联可见一斑。某虽不敢自居文人,但在岛上凭栏远眺,但见烟波浩淼、水天一色,也顿觉胸襟开阔、身心舒畅。在金梭岛吃了鲜美的水产后,准备绕一圈就回去。谁知天公不作美,上午晴朗的天空瞬时就乌云密布,微波荡漾的湖面也翻起了条条白浪。古语有云:北人骑马、南人乘舟。我等虽是南人,却是高原之南人,平生自少乘舟,遇到风浪颠簸其实难以应付。同行的两位姑娘先就头晕,躲到船舱里,我们在下起了大雨后也顶不住躲了进来。湖上风雨大作,波浪虽不滔天,却也令我等“山南”忽高忽低、似左实右的晕了。
在金庸先生的长篇中我偏爱《笑傲江湖》,电影版的《笑傲江湖》虽然改编得很多,却也保留了原著的基本风骨,特别是黄沾先生所写的主题歌《沧海一声笑》,真是潇洒不羁、豪气干云。此情此景,自然使人联想到电影中的画面。于是乎,男士们一起击节高歌《沧海一声笑》,虽无琴箫之伴奏,也有风雨浪涛声相和!几个姑娘受我们“侠气”之感染,也一同高歌畅饮。这么一来,注意力转移了,晕船的惨像自然就好多了。风雨渐小,船也渐渐拢岸,一船的人却仍旧如痴如醉的高歌。
雨,又是雨!不过大家都认为既然可以在风雨中游了洱海,为何不来个雨中游大理呢?于是豪气勃发纷纷冲进淅淅沥沥的冬雨里。第一站:三塔。其实正式的称呼应该是崇圣寺三塔,但在文革浩劫中寺毁塔存,我们今天也只能看看塔了。三塔东面正中有块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沐英,又是个书中故人,但凡看过《大明英烈传》的无不知晓沐王爷的英雄故事。男儿到此自须留影一张以志吾心!第二站:没有蝴蝶的蝴蝶泉。既然没有蝴蝶又何须多恋?下一站:喜洲。我想多数昆明人都知道这样一种食物:喜洲粑粑!不错的当地小吃哦。白族工匠的手艺闻名云南,所以喜洲的白族民居果真是雕梁画栋,素墙皂瓦,非常漂亮!
差点忘了大理的名产:大理石啦。究竟是因地名而得石名,还是因石名而生地名?无从考究。不过见到那么漂亮的装饰品,想带一个回家是必然的。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实在不明白的是在如此诗情画意的地方竟也能让人生出如此豪情侠气?但,无情的宝剑还须多情的剑客所用;盖世的英雄,却也会为风花雪月驻足!
加载中,请稍候......